为进行Ⅰ项实验,从Ⅱ项中选出一种试剂,从Ⅲ项中选出一种合适的操作方法:
| Ⅰ实验 |
Ⅱ试剂 |
Ⅲ操作方法 |
答案 |
||
| (1)除去苯中的苯酚 |
A.CaO |
a.分液 |
(1) |
|
|
| (2)除去工业酒精中的水 |
B.Na2CO3溶液 |
b.蒸馏 |
(2) |
|
|
| (3)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
C.NaCl |
c.过滤 |
(3) |
|
|
| (4)除去肥皂中的甘油 |
D.NaOH |
d.盐析 |
(4) |
|
|
有反应4HCl+O2=2Cl2+2H2O,已知2molO2被还原时,放出a kJ的热量,且知断开1molO2需要吸收b kJ的热量,断开1molCl2需要吸收c kJ的热量。则断开1 mol H—O键比断开1 mol H—Cl 键所需能量高()kJ
| A.(a+2b-4c)/8 | B.(a+b-2c)/4 | C.(b-a-2c)/4 | D.(2b-a-4c)/8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
| B.向NaAlO2溶液中加盐酸至溶液呈酸性:A1O2-+4H+=Al3++2H2O |
| C.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HCO3-+OH-=CO32-+H2O |
| D.Cl2与H2O反应:Cl2+H2O=2H++Cl-+C1O- |
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热稳定性:HF> H2O>NH3
②离子半径:Na+>Mg2+>F-
③物质的熔点:石英>食盐>冰
④结合质子能力:OH->C6H5O-> HCO3-
⑤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
| A.①③⑤ | B.①③④⑤ | C.②④ | D.全部 |
常温下,下列溶液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含有大量S2—的溶液:Na+、C1O—、C1—、CO32— |
| B.含有大量Fe3+的溶液:K+、Na+、A1O2—、SO42— |
| C.能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NH4+、Na+、NO3—、HCO3— |
| D.水电离产生的c(H+)=1×10—12mol·L—1的溶液:Mg2+、SO42—、NO3—、C1— |
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某些性质如表所示(其中只有W、Y、Z为同周期元素)。
| 元素代号 |
X |
W |
Y |
Z |
Q |
| 原子半径(×10-12 m) |
37 |
64 |
66 |
70 |
154 |
| 主要化合价 |
+1 |
-1 |
-2 |
+5、-3 |
+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Q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
B.Z与X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具有还原性
C.由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
D.Y与W形成的化合物中,Y显负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