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ΔH=-92.4 kJ·mol-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t1时升高了温度 | B.t2时使用了催化剂 |
| C.t3时增大了压强 | D.t4时降低了温度 |
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消耗 |
| B.Ⅱ图中: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
| C.Ⅲ图中:生成蓝色的烟 |
| D.Ⅳ图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 |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进行氯气与金属钠的反应,先将钠预热,在钠熔融成小球时,撤火,并通入氯气即发生反应,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的火焰 |
| B.反应产生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固体 |
| C.棉球①的作用是吸收过量氯气防止产生污染 |
| D.棉球②变蓝色则证明氯气已被碱液完全吸收 |
如图是一种检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并继续通气时,C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则D瓶中盛有的是()
| A.浓H2SO4 | B.饱和NaCl溶液 |
| C.浓NaOH溶液 | D.Ca(OH)2悬浊液 |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Cl2中混有少量HCl:通过盛有硝酸银溶液的洗气瓶 |
| B.Cl2中混有少量水蒸气:通过足量浓硫酸,收集气体 |
| C.Cl2中混有少量HCl:通过碱石灰后收集气体 |
| D.HCl中混有少量Cl2:通入氢气光照 |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气通入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溶液变蓝,氧化性:Cl2>I2 |
| B.久置的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 |
| 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两者的作用原理不同 |
| D.无色溶液C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无色溶液C中一定含有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