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所示的细胞名称是( )
A.精细胞 | B.卵细胞 |
C.初级精母细胞 | D.次级精母细胞 |
将a、b两种草履虫分别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在成分和温度等条件完全相同的培养液中,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培养产生的结果可以推断( )
①在a、b单独培养时,种群数量变化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②在绝大多数自然条件下,a和b能够共存,但b的数目肯定多于a
③比较两种培养方法可知,实验培养条件下,b的生存能力肯定强于a
④若培养体积为20ml,则单独培养a,12天后种群密度为3.2只/ml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不可能发生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现象
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发生变化 |
B.某一种群所处的营养级有可能发生变化 |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
D.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优势物种内无种内斗争,劣势物种内种内斗争明显 |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1、2、3、4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① |
B.碳元素在①、②、③、④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
C.①代表生产者,5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
D.①、②、③中含有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动力来促进碳元素在群落和环境之间循环 |
分析下图,对生长素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不科学的解释是( )
A.左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 |
B.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
C.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D>C>B>A |
D.根部生长也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 |
在“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中,某小组同学选用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IBA)进行如下实验:
分组 |
甲组 |
乙组 |
丙组 |
丁组 |
枝条 |
10枝,带芽 |
10枝,带芽 |
10枝,带芽 |
10枝,无芽 |
浸泡下端 |
5×10-5g/mL的IBA溶液10min |
5×10-1g/mL的IBA溶液10min |
清水10min |
清水10min |
扦插 |
扦插于潮湿的沙土,其他条件适宜 |
|||
结果 |
生根很多 |
几乎不生根 |
生根较少 |
几乎不生根 |
根据实验所做出的下列说明,错误的是
A.甲组IBA浓度适宜枝条生根很多
B.乙组IBA浓度过高抑制枝条生根
C.丙组芽产生IBA能促进枝条生根
D.丁组缺少激素来源枝条不能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