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为铁路之邦,则全国四通八迭,流行无滞;无铁路之国,动辄掣肘,比之瘫痪不仁。地球各邦今已视铁路为命脉矣。
——孙中山1894年6月《上李鸿章书》
材料二 民国大局,此时无论何人执政,皆不能大有设施。……若只从政治方面下药,必至日弄日纷,每况愈下而已。必先从根本下手,发展物力,使民生充裕,国势不摇,而政治乃能活动。弟刻欲舍政事,而专心致志于铁路之建筑。于十年之中,筑二十万里之线,纵横于五大部之间。
——1912年8月13日孙中山写给宋教仁的信
(1)依据材料一、二,归纳孙中山关于铁路建设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舍政事,而专心致志于铁路之建筑”的政治、经济背景。
(2)材料二中孙中山所谋划之“计划”有无实现?这一结果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社会现状?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简述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1)概括材料反映的观点。
(2)评价上述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举例(举例,不限中外、古今)予以论证说明。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两千多年来,其思想体系,不仅一直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着深刻影响,而且,对世界的影响和渗透力也相当惊人,被列入世界十大历史文化名人。
(1)孔子及儒家影响古今、影响世界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2)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康有为和陈独秀对孔子的态度有何不同?并结合史实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3)儒家文化在现代重新受到重视的原因有哪些?

阅读材料:
现代普通城市中国人结婚用具变化:
1、五十年代,基本生活用品。
2、六、七十年代,凭票购买手表、缝纫机、自行车。
3、八十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
4、九十年代,电话、电脑、空调。
请回答:
分别概述上述材料中现代普通城市中国人结婚用具变化的社会经济原因,并谈谈你的感受。

阅读材料:
《野老歌》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注:作者张籍(约767~约830年),唐代诗人。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野老歌》反映的社会政治经济现实。
要求史论结合,论据用自己语言阐述,亦可摘抄原文;不同论点,论据可重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