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
| B.使宗教神权和专制王权遭到沉重打击 |
| C.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
| D.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
毛泽东著名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抒发了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这首《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此时,中国工农红军:
| A.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 B.粉碎国民党的三次军事“围剿” |
| C.开赴抗日战争的前线 |
| D.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 |
下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图中阴影部分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是:
| A.“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
| B.七七事变前日本占领区域的变化 |
| C.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
| D.三大战役后解放区的扩大 |
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其含义是:
| A.巴黎公社起义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
| B.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实际是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 |
| C.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
| D.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这是《共产党宣言》的开篇词。下列关于这个“幽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是它得以“游荡”的根本推动力 |
| B.它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工人协会起草的政治纲领 |
| C.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
| D.十月革命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 |
素有“民间思想家”之称的王康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五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这说明五四运动:
| A.由外国领袖组织发动 | B.是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 |
| C.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 | D.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