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太平军兴起后,各省多以镇压太平军为借口,截留田赋,以备急需。《辛丑条约》签订后,因赔款数额巨大,中央无力偿还,遂将赔款数额分摊于各省,于是各省便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及至民国初年,因时局动乱,各省田赋多被地方军阀擅自截留或挪用。上述材料表明从晚清到民国初年
| A.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被破坏 | B.地方政府擅自截留中央财政 |
| C.社会动荡不安导致财赋减少 | D.地方政府获得了财政自主权 |
伏尔泰认为:“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里,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伏尔泰所说的“永恒的规律”是指
|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
| C.达尔文的进化论 |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下列关于书法艺术发展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秦小篆和汉隶已经是自觉的书法艺术 | B.书法显现了东方审美情趣 |
| C.《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 D.楷书步入盛世是在盛唐 |
“较为保守的人士徒劳无益的抱怨,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审查了,《圣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这种质疑一切的情形可能发生在
| A.古代希腊 | B.文艺复兴时期 | C.宗教改革时期 | D.启蒙运动时期 |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依据此言论,可见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 A.反对君主专制 | 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 |
| C.要求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 | D.反对中央集权的制度 |
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下列各项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浪漫主义美术注重个人情感,抨击近代工业社会的弊端 |
|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反映了作者对“理性王国”的失望情绪 |
| C.印象主义绘画借助了当时经济和科技领域的新成就 |
| D.《格尔尼卡》追求光和色的效果,是绘画技法上的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