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记载:除科威特人以外,其他穆斯林对这场战争并无热情。……莫尼斯曾问道:“对阿拉伯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这场战争的结局更坏的吗?用全部技术武装起来的整个西方向我们扔炸弹。这是极端的恐怖。”材料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A.巴勒斯坦战争 | B.六日战争 | C.海湾战争 | D.科索沃战争 |
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撰文指出:“林则徐仅仅只是旧时代的精英”,“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此观点意在说明( )
A.林则徐仍然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代表 |
B.林则徐的思想主张着眼点是维护旧秩序 |
C.林则徐是主张向西方全面学习的思想家 |
D.林则徐是晚清资产阶级思想家中的精英 |
学者裴钰认为中国近代文明应该从16世纪开启,并强调:“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且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这场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 B.甲午中日战争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D.抗日战争 |
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竟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
A.革命目标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一致 |
B.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
C.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 |
D.革命性质是无产阶级革命 |
作家茅盾在其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中提到1948年流行着一个笑谈:“在中国唯一仍然在全力开动的工业是印刷钞票。”对这句话的正确认识是( )
A.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通货膨胀 |
B.钞票印刷业技术革新,印刷速度快 |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果显著 |
D.国统区经济繁荣,货币需求量大增 |
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作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
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
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 |
C.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
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