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布鲁塞尔世博会标志建筑——原子球馆,它是由9个铝质大圆球组成,至今保存完好。铝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填序号)。
A.铝不会与酸反应
B.铝不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C.铝表面的氧化膜具有保护作用
(2)工业炼镁的原理:氯化镁(MgCl2)在通电条件下生成镁和氯气(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3)泡沫铁粉可用于食品保鲜的原理是:铁生锈时能吸收 和 ,使食品保持干燥并防止氧化变质。颗粒大小达到纳米级的单质铁在空气中受撞击时,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
(1)步骤1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为确定步骤2中的碳酸钙是否完全分解,设计的实验步骤为: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 溶液,若观察到试管内 .则分解不完全.
(3)上述设想的优点有 (填字母序号).
A.原料易得且可循环利用 B.充分利用太阳能 C.可全地域全天候使用
(4)CO2是宝贵的碳氧资源.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甲酸(HCOOH),此反应中CO2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 ,若要检验1%甲酸水溶液是否显酸性,能选用的有 (填字母序号).
A.无色酚酞溶液 B.紫色石蕊溶液 C.PH试纸
(5)请列举CO2的另一种用途 它含量过高还容易引起的环境问题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金属及其合金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统称为“五金”,在“五金”顺序中把金属 的位置移到最后,正好符合由弱到强的顺序.
(2)汽车车体多用钢材制造。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接触而生锈。
(3)工业上用CO还原赤铁矿冶炼金属铁的化学方程为。
西汉时期中国古老的冶铜方法是“湿法冶铜”主要的反应原理是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在实验室中探究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铝、铜外,还需要用到的试剂是。(填一种即可)
(5)铁锅、铝锅是生活中常用的炊具,下图是铁锅的示意图。
①铁锅含有合金单质_______(写化学式),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是_________。(填写名称)
②炒菜时铁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铜也易生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2013年开始,学生实验操作成绩计入中考,某校进行实验考查,给出以下三个考题:
①粗盐提纯;②二氧化碳的制取;③氧气的制取。考查规定由学生抽签确定考题。
Ⅰ.甲同学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导至准备了上图仪器和药品的实验台前:
(1)上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甲同学抽到的考题是("填序号);实验前甲同学发现其中缺少了一种药品,该药品是;写出该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下图是甲同学实验时的主要步骤,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标号),其中装置有误的是(填字母标号),改正的方法是。
(3)当观察到现象时,甲同学可以开始b操作。
(4)若另选药品,也能完成另一个考题的气体制备,其反应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Ⅱ.乙同学抽签后,监考老师告诉他:食盐样品中含有少量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乙同学思考后按以下流程除去食盐样品中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
请根据流程图回答:
(1)操作Ⅰ的名称是;加入的试剂A是
(2)写出NaOH与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蒸发结晶时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
碳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碳循环”也是自然界重要的循环,根据所学完成下题:
(1)碳元素形成的单质除金刚石、石墨外,还有一种物质的分子类似足球状,这种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它们都属于______(选填“有机物”、“无机物”或“单质”)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 和天然气,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3)CO2常用于灭火,但镁着火不能用CO2灭火,原因是它们能发生反应,请写出该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矿石中含碳元素,菱锰矿的成分是碳酸锰( MnCO3),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5)在 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C)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炭,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一定量的样品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来进行分析测定。
(1)仪器①的名称是。如果该实验选择图(一)装置来制取氧气,则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二氧化锰的起到作用。
(2)用图(二)装置可收集和干燥氧气:若烧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a”或“b”)端通入。
(3)图(三)是用干燥纯净的O2与样品反应来测定二氧化锰质量分数的装置,装置③中装有碱石灰,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图(三)中装置②已将CO2吸收完全,可在装置②与③之间加入图(四)装置进行证明,则图(四)装置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__(填字母)。
A.NaOH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浓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