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察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甲—戊五位同学在剪取洋葱根尖后立即进行的操作步骤如下:
学生 |
操作步骤 |
||||
解离 |
漂洗 |
染色 |
制片 |
观察 |
|
甲 |
- |
+ |
+ |
+ |
+ |
乙 |
+ |
- |
+ |
+ |
+ |
丙 |
+ |
+ |
- |
+ |
+ |
丁 |
+ |
+ |
+ |
+ |
+ |
戊 |
+ |
+ |
+ |
+ |
+ |
“-”表示未进行该步操作,“+”表示进行该步操作
(1)甲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 ,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 ,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 。(请从下列序号选择)
A.染色体未着上颜色,无法看清
B.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
C.染色体着上颜色,清晰可见
D.染色体着色很浅,模糊不清
(2)戊同学在视野中观察到了许多呈长方形的细胞,但未找到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像,最可能的原因是 。
(3)解离的目的是 。
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绿色植物可以通过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可以通过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2)图中能量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和之间循环往复。
(3)生态系统中能量的离不开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
(4)生物圈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它是一个在物质上的生态系统。
(5)由于石油、煤等化学燃料在短时期被开采利用,使以为主的一些气体在大气中积累,会造成 ,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下图1是同一种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图2是该生物一个细胞中的DNA含量随细胞分裂而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
(1)图1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其中①细胞继续分裂可形成的细胞是。
(2)可表示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图是。
(3)④所形成的子细胞名称为
(4)图2中不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②与图2对应的区间是。
(5)②图处于分裂时期。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植被,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广东是我国红树林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其中雷州半岛和深圳湾的红树林分布区被列为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的保护和发展也被列为广东建设林业生态省的八大工程之一。材料二 2004年12月,印度洋地震引起的海啸导致十多万人死亡,几百万人无家可归。但因为有茂密的红树林,印度泰米尔纳德邦一个渔村里的172户人家在这次海啸中幸免于难。
(1)红树林属于生态系统。
(2)红树林的稳定性较强,原因是红树林。
(3)海啸过后,灾区沿海的多种生态系统遭到了毁灭性破坏,短期内难以恢复。这一事实说明任何生态系统的都是有限的。
下面是一则我国西北黄土高原的高效农业新技术和新型有机化学材料的开发利用有机结合的实用典范,其基本构思和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中新型塑料是科学家利用发酵罐提取物及其他物质研制成功的一种可降解塑料。这种塑料超过使用期限后可在微生物作用下自然分解,从而能有效地防止“白色污染”。看图并结合生产实际回答有关问题:
(1)对发酵罐中的A过程进行最重要的酶是,对发酵罐中B过程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和温室大棚下层蘑菇而言,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相同点是都有,不同点是;新陈代谢的相同点是,不同点是。
(2)温室大棚的下面种植蔬菜效果不佳,改种蘑菇后不但有了蘑菇的收获,而且蔬菜产量有所提高。试分析蔬菜增产的原因。
(3)从利用植物秸秆发酵生产乳酸的实践得知,单一用庄稼秸秆作原料,微生物生长很慢,适当添加哪类物质可加快生产进程?(至少说出两点)。
(4)对发酵生产和培养蘑菇用的原料在接入菌种前为什么都要进行灭菌?
。
(5)夏季,温室在夜间要通风降温,在蔬菜生产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
下图为通过花药培养获得月季花粉植株的一种途径。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选择花药时一般要通过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一般来说,在期,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为此,通常选择的花蕾,成功率最高。
(2)上述途径是通过胚状体阶段发育成植株,另一条途径还可以将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脱分化先形成,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
(3)某同学在培养过程中发现培养基上感染了几种细菌。若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指示剂培养几种菌后,指示剂变红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若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染料,培养几种菌后,培养基中出现,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纤维素分解菌。
(4)在培养过程中为了检验制备的培养基是否合格,采取的措施是,如果,说明培养基制备成功,否则需要重新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