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设水稻和番茄幼苗吸收量相等)。图2表示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据图不能体现的信息是( )。
| A.由图2可知,植物根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
| B.由图1可知,水稻对SiO需求量最大,番茄对SiO需求量最小 |
| C.图1水稻培养液里的Mg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不吸收Mg2+ |
| D.图2中A点,离子吸收速率很低主要是受能量供应的限制 |
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
| 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 ③类比推理法 |
| 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演绎法 |
| D.①类比推理法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分离细胞内各种细胞器可以使用差速离心法
②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索标记法研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③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④摩尔根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A.①② | B.①③ |
| C.②③ | D.②④ |
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片段,成功替代了草履虫的1号和3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得到了重组草履虫,将重组草履虫放归原生活环境中仍能存活,未见明显异常。对于该重组草履虫的认识,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
| A.该重组草履虫仍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
| B.该重组草履虫的进化方向与原草履虫有所不同 |
| C.该重组草履虫的出现增加了草履虫的基因多样性 |
| D.该重组草履虫的变异属于人工导致的染色体结构变异 |
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 A.8% | B.10% |
| C.6% | D.11.7% |
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的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是()
A.25%B.32%
C.50% D.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