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设水稻和番茄幼苗吸收量相等)。图2表示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据图不能体现的信息是( )。
A.由图2可知,植物根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
B.由图1可知,水稻对SiO需求量最大,番茄对SiO需求量最小 |
C.图1水稻培养液里的Mg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不吸收Mg2+ |
D.图2中A点,离子吸收速率很低主要是受能量供应的限制 |
完成下列生理过程,需要消耗ATP的是 ( )
A.丙酮酸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 | B.蛋白质合成 |
C.质壁分离及其复原 | D.小肠吸收甘油 |
下列关于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表示腺嘌呤 |
B.ATP中的高能磷酸键储存的能量多且很稳定 |
C.细胞中ATP含量很少,但总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
D.是高能磷酸化合物,只在线粒体、叶绿体中合成 |
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在该实验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A.甲<乙,被动运输 | B.甲>乙,被动运输 |
C.甲>乙,主动运输 | D.甲=乙,主动运输 |
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或生成物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图③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后,反应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
B.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
C.图①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的关系 |
D.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 |
能正确反映温度和酶催化效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