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发霉时滋生的节菱孢霉菌能产生三硝基丙酸(3-NP),引起神经细胞中毒或凋亡。图甲表示突触结构,③表示兴奋性神经递质。图乙表示注射生理盐水配制的1ml 3-NP(300umol/L)后,小鼠纹状体细胞合成的与凋亡蛋白相关的mRNA(P53)的总含量。请回答。
(1)甲中结构①的功能是 ,④(受体)的功能是 。
(2)胆碱酯酶能够分解兴奋性神经递质,而3-NP能抑制胆碱酯酶的合成,则图甲中物质③的含量会 ,将导致下一个神经元 。
(3)图乙同期对照组中应加入 ____ 。在神经细胞凋亡过程中直接起作用的细胞器是 ,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乙推测小鼠纹状体细胞凋亡数目可能在 _________ 时段内增加得最多,原因是 ___________。
糖尿病Ⅰ型是一种常见病,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治疗此病的胰岛素过去主要从动物(如猪、牛)中得到。自70年代遗传工程发展起来以后,人们开始采用这种高新技术生产,将人类胰岛基因拼接到大肠杆菌的DNA分子中,然后通过大肠杆菌的繁殖,生产出了人类胰岛素,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人体糖尿病Ⅰ型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细胞受到损伤引起的。
(2)B从分子结构看,它是一种,其增殖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
(3)能否利用人的皮肤细胞来完成①过程?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②称为,需要的酶是________酶。
(5)基因工程操作一般要经过A的获取、________(填字母)和________(填字母)的结合、________(填字母)导入D、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与检测等四个步骤。
(6)上述人类胰岛素的合成是在大肠杆菌上进行的。合成的人类胰岛素是否有活性?为什么?。
(11分)图1表示某种生物(基因型为EeFf)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字母E、e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图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的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中DNA分子数。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1图2图3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 ,CD段变化发生在__________ 期。
(2)图2中,甲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染色体组,甲所示细胞分裂的前一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排列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乙细胞处于图1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段,对应于图3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仔细观察丙细胞内染色体上的基因,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某种降血糖物质X做以下实验(注:用生理盐水配制X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要验证X的降血糖作用,进行如下实验:
选择一批体重相同的正常小鼠,测定____________,并将小鼠随机等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射适量的________,对照组注射等量的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小鼠的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表明X有降血糖的作用。
(2)若要验证一定量的X能使患糖尿病的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的范围,进行如下实验:
用__________小鼠作为实验组,用患糖尿病小鼠作为对照组1,用______小鼠作为对照组2;实验组注射______________,对照组1、2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一定时间后若实验组和对照组___的血糖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而对照组___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范围,则表明一定量的X能使患糖尿病的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范围。
某同学为研究甲状腺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
①将若干只未成年小鼠分为2组:甲组:不切除甲状腺(假手术)乙组:切除甲状腺
②实验开始时和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耗氧量和体长,并记录。
③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要求与说明:假手术指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耗氧量用单位时间的氧气消耗量表示;实验持续时间合适;实验条件均适宜)
请回答:
(1)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在以下坐标系中用耗氧量和体长变化的示意曲线表示)
(3)分析与讨论
①用耗氧量作为检测指标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切除甲状腺后,小鼠体长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上述分组时,还可增设丙组作为实验组,丙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大麦在萌发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注意: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L。
回答下列问题:
(1)α-淀粉酶催化水解可生成二糖,该二糖是。
(2)综合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掂分量比试管2中的,这两只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
(3)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实验中GA的作用是。
(4)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