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培育出中国首例转基因猕猴。这一研究成果标志着中国科学家在非人灵长类转基因动物研究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未来人类重大疾病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图是转基因猕猴培育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⑴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它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以及 。过程②中常用 的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
⑵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O2维持细胞呼吸外,还需要提供CO2气体以维持 。
⑶图中⑦过程称为 ,为使代孕雌猴与供体雌猴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相同,此前需用促性腺激素对代孕雌猴作 处理。
⑷若要同时获得多只与此转基因猕猴相同的小猴,可对早期胚胎进行 ,操作时选择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期的胚胎进行。若选用囊胚期的胚胎,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 。
⑸下列关于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分析,不合理的观点是:( )
A.转基因生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或者引起中毒 |
B.运用DNA重组技术可以将致病菌或病毒改造成威力巨大的生物武器 |
C.我国的政策是禁止进行生殖性克隆人 |
D.转基因生物进入自然界后不会与野生物种杂交而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 |
如图表示一些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A所示是含______个染色体组的体细胞。每个染色体组有_________条染色体。
(2)图C所示细胞的生物是__________倍体,其中含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3)图D表示一个有性生殖细胞,这是由_________倍体生物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内含________个染色体组。
(4)图B若表示一个有性生殖细胞,它是由______倍体生物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由该生殖细胞直接发育成的个体是____倍体。每个染色体组含________条染色体。
(5)图A的分裂后期包括_________个染色体组。
正常细胞的基因组中都带有原癌基因。原癌基因在发生突变或者被异常激活后,就会变成具有致癌能力的癌基因,从而使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1)某原癌基因上一个碱基对的突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改变,即氨基酸顺序上的第19位氨基酸由脯氨酸转变为组氨酸。已知脯氨酸的密码子有CCU、CCC、CCA、CCG,组氨酸的密码子有CAU、CAC。突变成的癌基因中决定第19位组氨酸密码子的碱基对组成是_____或_____。这一原癌基因中发生突变的碱基对是__________。
(2)癌细胞在体内容易分散和转移,是因为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的_________,使得细胞间的_______。
某高山植物开红花,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白花的。
(1)请设计实验来探究这株植物的白花性状是受环境影响还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①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该株植物茎尖利用_______技术,获得试管苗。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观察并记录结果。
②预测结果及结论:
若仍开白花,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该种植物进行了培养并记录如下表,回答问题:
①本实验中共涉及哪些自变量?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②在相同海拔,25 ℃突变率大于19 ℃突变率,从植物体本身来说,最可能是与其体内的________(物质)有关。
③为了探究在海拔为3 000 m,25 ℃时该植物的突变率是否最高,你认为应如何进行实验?(简要步骤)
甲图表示果蝇某正常基因片段控制合成多肽的过程。A~d表示4种基因突变。a丢失T/A,b由T/A 变为C/G,c由T/A变为G/C,d由G/C变为A/T。假设4种突变都单独发生,乙图表示基因组成为AaBbDd个体细胞分裂某时期图像,丙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mRNA的含量(虚线)和每条染色体所含DNA分子数的变化(实线)。请回答:
注:可能用到密码子:天冬氨酸(GAC),甘氨酸(GGU、GGG),甲硫氨酸(AUG),终止密码(UAG)
(1)甲图中过程①所需的酶主要有__________。
(2)a突变后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顺序是____,在a突变点附近再丢失________个碱基对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最小。
(3)图中_______突变对性状无影响,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导致乙图中染色体上B、b不同的原因属于_______(变异种类)。
(5)诱发基因突变一般处于图丙中的__________阶段,而基因重组发生于_________阶段(填图中字母)。
一种α链异常的血红蛋白叫做Hbwa,其137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及对应的密码子与正常血红蛋白(HbA)的差异如下:
(1)Hbwa异常的直接原因是α链第______位的________(氨基酸)对应的密码子缺失了一个碱基,从而使合成的肽链的氨基酸的顺序发生改变,缺失的碱基是_________。
(2)异常血红蛋白α链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一般发生的时期是在_______。这种变异与其他可遗传变异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能产生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