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诗云:“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州布火浣,蜀地锦织成;婢脂肉滑,奚童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此诗主要反映
| A.西汉商业贸易发展盛况 | B.区域性商人群体的兴起 |
| C.唐代各地经济联系加强 | D.唐朝百姓生活富裕安康 |
任何一种思想的传播无不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在其传播过程中无不烙上了主体性选择的烙印。在中国,最早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因素主要是()
| A.具有革命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 |
| B.主张民主革命的政治团体 |
| C.代表无产阶级的先进组织 |
| D.寻求救国之道的激进民主主义知识分子 |
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彻底清除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 | B.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
| C.贯彻改革开放的战略 | D.扩大农村基层民主 |
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辛丑条约》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多涉及开埠通商和割地等条款;后一阶段,列强要求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列强从对中国侵略的主要目标由攫取经济利益转变为对中国领土的瓜分 |
| B.中国反动势力由对列强妥协退让变成列强在华的统治工具 |
| C.条约内容的变化深刻反映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 D.这种变化是列强对华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到资本输出为主的一种表现 |
保罗·肯尼迪说,统一后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保罗·肯尼迪所说的德国是()
| A.极端沙文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国家 |
| B.封建军事色彩浓厚的资本主义国家 |
| C.封建君主统治下的资本主义工业国 |
| D.工业高度发达的封建军事大帝国 |
2009年1月20日中午12时许,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宣誓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他在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罗伯茨的见证下庄严宣誓。誓词大意为:“我郑重宣誓,我将忠实履行美国总统职责,尽己所能保存、保护和捍卫美国宪法……”下列关于美国总统的职责与美国宪法内容的叙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根据三权分立的原则,总统无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
| B.最高行政权属于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之总统 |
| C.美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其解释权在最高法院 |
| D.按照宪法规定,美国政府各部门按“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