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饱和一元醇通式为CnH2n+1OH。
①出现醇类同分异构体时,n最小值为________;
②出现官能团异构体时,n最小值为________。
(2)已知戊醇(C5H12O)共有8种属于醇类的异构体,请回答:
①在戊醇的这些同分异构体中,能氧化生成醛的有4种,它们的结构简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8种同分异构体脱水后可得________种烯烃。
下表中的实线表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边界。①-⑥分别表示元素周期表中对应位置的元素。
(1)请在表中用粗实线补全元素周期表边界。
(2)②号元素位于第周期族。
(3)写出由①、③两种元素组成的摩尔质量最小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上述元素中能和⑤号元素形成的原子晶体的化学式是
(4)上述元素中的一种元素其气态氢化物和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该生成物质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指出硫酸在下列用途或反应中表现的性质
A.高沸点 | B.强酸性 | C.吸水性 | D.脱水性E.强氧化性F.催化作用(填序号) |
(1)实验室制取H2;(2)可用作H2、SO2等气体的干燥剂
(3)铝制容器可盛放浓H2SO4;
(4) 浓H2SO4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
(5)浓H2SO4溶解金属铜(6)浓H2SO4加到浓盐酸中产生白雾
某种芳香族化合物A,其蒸气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82倍。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经测定碳、氢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3.2%和7.32%。
(1)A的分子式是。
(2)已知:
ⅰ. (R1、R2、R3代表烃基)
ⅱ.
又知,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转化,某些生成物(如H2O等)已略去。
请回答:
① 步骤Ⅰ的目的是;
② 若G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则写出E→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③A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个吸收峰(填数字);F→H的反应类型是;
④ F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酯化反应,生成M(M与FeCl3反应,溶液呈紫色;且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和一个七元环)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已知A的某种同分异构体N具有如下性质:
① N与FeCl3反应,溶液呈紫色;
② N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银镜反应,N与H2在苯环侧链上按照物质的量之比1:1作用后的生成物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③在通常情况下,1molN能与含1molBr2的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④ N分子中苯环上的取代基上无支链。
请写出:N所有符合上述要求的可能结构简式。
纳米TiO2在涂料、光催化、化妆品等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1)工业上二氧化钛的制备是:资料卡片:
物质熔点SiCl4-70 ℃、 TiCl4-25 ℃;物质沸点SiCl457.6 ℃、TiCl4136.5 ℃
Ⅰ.将干燥后的金红石(主要成分TiO2,主要杂质SiO2)与碳粉混合装入氯化炉中,在高温下通入Cl2反应,制得混有SiCl4杂质的TiCl4。
Ⅱ.将SiCl4分离,得到纯净的TiCl4。
Ⅲ.在TiCl4中加水、加热,水解得到沉淀TiO2·xH2O。
Ⅳ.经过滤、水洗除去其中的Cl—,再烘干、焙烧除去水分得到粉体TiO2 。
①在常温下分离TiCl4与SiCl4所采取的操作名称是;
②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检验TiO2·x H2O中Cl-是否被除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iO2粒子的大小可以用现代分析仪器测定,而用氧化还原滴定法可测定TiO2的质量分数:一定条件下,将TiO2溶解并还原为Ti3+,再以KSCN溶液作指示剂,用NH4Fe(SO4)2标准溶液滴定Ti3+至全部生成Ti4+。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可用于测定TiO2粒子大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核磁共振法 b.红外光谱法 c.质谱法 d.透射电子显微镜法
②配制NH4Fe(SO4)2标准溶液时,使用的仪器除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外,还需要下图中的_____(填字母代号)。
③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滴定分析时,称取TiO2(摩尔质量为M g·mol-1)试样w g,消耗c mol/L NH4Fe(SO4)2标准溶液V mL,则TiO2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若在配制标准溶液过程中,烧杯中的NH4Fe(SO4)2溶液有少量溅出,对TiO2质量分数测定结果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Ⅰ、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 |
HA的浓度/(mol/L) |
NaOH的浓度/(mol/L) |
混合溶液的pH |
甲 |
0.2 |
0.2 |
pH=a |
乙 |
c |
0.2 |
pH=7 |
丙 |
0.2 |
0.1 |
pH>7 |
丁 |
0.1 |
0.1 |
pH=9 |
请回答:
(1)不考虑其它的实验结果,单从甲组情况分析,若a7(填“>”、“<”或“=”)则HA为弱酸;
(2)不考虑其它组的实验结果,仅从乙组情况分析,则下列叙述一定错误的是
A.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碱溶液 |
B.酸溶液中H+的浓度大于碱溶液中O![]() |
C.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碱溶液 |
D.酸溶液中H+的浓度小于碱溶液中OH-的浓度 |
E.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3)从丙组实验结果分析,HA是酸(填“强”或“弱”)。若此时10mL0.5mol/LNaA溶液与6mL1mol/L盐酸混合后,溶液中除OH—外的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
(4)丁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mol/L。
(5)假设HA是一元弱酸,而难溶物CaA2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CaA2(s) Ca2++2A-
△H>0,一定温度下CaA2饱和溶液中Ksp=c(Ca2+)c2(A2-)为一常数。
①温度升高时,Ksp(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测得25℃时,CaA2的Ksp为4.0×10-11,常温下将10g CaA2固体投入100mLCaCl2溶液中,充分搅拌后仍有固体剩余,测得溶液中c(Ca2+)=0.1mol/L,则溶液中c(A2-)=。
Ⅱ、平衡常数表明了封闭体系的可逆反应在给定的温度下进行的程度,对于同一个类型的反应,平衡常数越大,表明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请依据以上碳酸和次氯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写出在下列条件下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将少量的氯气通入到过量的碳酸钠溶液中___ _____________;
(2)氯气和碳酸钠按照1︰1的物质的量之比恰好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