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材料表明李贽

A.主张学以致用 B.维护封建礼教
C.反对迷信崇拜 D.倡导自由平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马克思说:“的确,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对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说明了路德使人摆脱了教会束缚
B.肯定了虔诚信仰灵魂便获救的主张
C.批判了路德背离人文主义精神
D.指出了路德思想的双重作用

江浙地区,唐宋时期有“东南之田,所种惟稻”,明朝中后期出现“郊原四望,遍地皆棉”,这种变化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A.重农抑商政策的消失 B.民众衣食结构的改变
C.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D.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以下最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

A.汉赋和唐诗 B.话本和小说
C.元曲和傩戏 D.风俗画和文人画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宋代商业史研究》中说道:(城市),特别是在秦汉至唐初“市”制存在的时代,工商业被“市”所吸收。因此,城市农村之间分工的基本结构,也与“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相一致。材料主要说明了秦汉时期

A.城市职能向商业转变 B.城市商业限制被打破
C.市民价值观念的变化 D.城市以政治职能为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