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矿样含有大量的CuS及少量其它不溶于酸的杂质。实验室中以该矿样为原料制备CuCl2·2H2O晶体,流程如下:

(1)在实验室中,欲用37%(密度为1.19 g·mL-1)的盐酸配制500 mL 6 mol·L-1的盐酸,需要的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有             。
(2)①若在实验室中完成系列操作a。则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的是   (填下列各项中序号)。

②CuCl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H2O)42+(蓝色)+4Cl-CuCl42-(黄色)+4H2O。
欲用实验证明滤液A(绿色)中存在上述平衡,除滤液A外,下列试剂中,还需要的是      (填下列各项中序号)。
a.FeCl3固体        b.CuCl2固体       c.蒸馏水
(3)某化学小组欲在实验室中研究CuS焙烧的反应过程,查阅资料得知在空气条件下焙烧CuS时,固体质量变化曲线及SO2生成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CuS矿样在焙烧过程中,有Cu2S、CuO·CuSO4、CuSO4、CuO生成,转化顺序为:

第①步转化主要在200~300oC范围内进行,该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300~400oC范围内,固体质量明显增加的原因是           ,上图所示过程中,CuSO4固体能稳定存在的阶段是   (填下列各项中序号)。
a.一阶段    b、二阶段    c、三阶段  d、四阶段
③该化学小组设计如下装置模拟CuS矿样在氧气中焙烧第四阶段的过程,并验证所得气体为SO2和O2的混合物。

a.装置组装完成后,应立即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
b.当D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时,便能说明第四阶段所得气体为SO2和O2的混合物。你认为装置D中原来盛有的溶液为       溶液。
c.若原CuS矿样的质量为l0.0 g,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温度在760oC左右持续加热,待矿样充分反应后,石英玻璃管内所得固体的质量为8.0 g,则原矿样中CuS的质量分数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关于“电解氯化铜溶液时的pH变化”问题,化学界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观点一:“理论派”认为电解氯化铜溶液后溶液的pH升高。观点二:“实验派”经过反复、多次、精确的实验测定,证明电解氯化铜溶液时pH值的变化如右图曲线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解前氯化铜溶液的pH值处于A点位置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②“理论派”所持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③“实验派”的实验结论是    ,他们所述“精确实验”是通过
     确定的。
④你持何种观点?你所持观点的理由是(从化学原理加以简述)

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 MgC O 3 A l 2 (S O 4 ) 3 N a 2 S O 4 Ba(N O 3 ) 2 AgN O 3 CuS O 4 ,将该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根据所给实验现象完成表格(对于可能确定的物质在相应位置写化学式,暂不能确定的物质在相应位置填"无")。

肯定存在的物质
肯定不存在的物质
理由
1.

(1)将少许固体放入水中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2)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肯定存在的物质
肯定不存在的物质
理由
2.

(3)取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气体。

肯定存在的物质
肯定不存在的物质
理由

3.

(4)通过上述实验仍无法确定的物质是

某课外小组利用 H 2 还原黄色的 W O 3 粉末测定 W 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图是测定装置的示意图, A 中的试剂是盐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中装入的试剂: B C D
(2)连接好装置后应首先
(3)"加热反应管 E "和"从 A 瓶逐滴滴加液体"这两步操作应该先进行的是:。在这两步之间还应进行的操作是
(4)反应过程中 G 管逸气体是,其处理方法是:_。
(5)从实验中测得了下列数据
①空 E 管的质量 a E 管和 W O 3 的总质量 b ③反应后 E 管和 W 粉的总质量 c (冷却到室温称量)
④反应前 F 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 d ⑤反应后 F 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 e

由以上数据可以列出计算 W 的相对原子质量的两个不同计算式(除 W 外,其他涉及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均为已知):
计算式1: Ar(W) ;计算式2: Ar(W)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测定食醋的总酸量(g/100mL),请你参与该小组的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
测定食醋的总酸量
实验原理
中和滴定
实验用品
蒸馏水,市售食用白醋样品500mL(商标注明总酸量:3.50g/100mL~5.00g /100mL),
0.1000mol/LNaOH标准溶液;
100mL容量瓶,10ml移液管,碱式滴定管,铁架台,滴定管夹,锥形瓶,烧杯,酸碱指示剂(可供选用的有:甲基橙,酚酞,石蕊)。
实验步骤
① 配制并移取待测食醋溶液
用10mL移液管吸取10mL市售白醋样品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处理过的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后用酸式滴定管取待测食醋溶液20mL,并移至锥形瓶中。
② 盛装标准NaOH溶液
将碱式滴定管洗净后,用NaOH标准溶液润洗3次,然后加入NaOH标准溶液,排除尖嘴部分气泡后,使液面位于“0”刻度或“0”度以下。静置,读取数据并记录为NaOH标准溶液体积的初读数。
③ 滴定
往盛有待测食醋溶液的锥形瓶中滴加某酸碱指示计2~3滴,滴定至终点。记录NaOH的终读数。重复滴定3次。
数据记录

滴定次数
实验数据
1
2
3
4
V(样品)/mL
20.00
20.00
20.00
20.00
V (NaOH)始/mL
0.00
0.20
0.10
0.10
V (NaOH)终/mL
14.98
15.20
15.12
16.24

问题与思考
⑴ 步骤①中中还需补充的仪器有▲。蒸馏水的处理方法是▲。
⑵ 步骤③中你选择的酸碱指示剂是▲,理由是▲。
⑶ 若用深色食醋进行实验,为准确判断滴定终点,可采取的措施是▲。
⑷ 样品总酸量=▲ g/100mL。

有A、B、C三种不溶于水的固体。A是某元素的一种单质,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得到一种无色气体,此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另外测得这种气体密度为同温、同压下氧气密度的1.375倍。B固体能溶于热氢氧化钠溶液,再往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时,析出白色胶状沉淀。此沉淀干燥后,成为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这是一种比碳酸酸性还弱的酸。将B与石灰石、纯碱按比例混合加热得到C,C在高温时软化,无固定熔点。
根据以上事实,判断A为哪种元素的单质?B、C各是什么物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