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离子反应中涉及H2O、ClO—、NH4+、H+、N2、Cl—六种微粒。其中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还原剂是Cl— |
B.消耗1 mol还原剂,转移6 mol电子 |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
D.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
下图是一套实验制取气体的装置,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
A.铜屑和稀硝酸 | B.碳酸钙和稀盐酸 |
C.二氧化锰和浓盐酸 | D.氧人钙和浓氨水 |
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18g重水含有10NA中子 | B.10.6gNa2CO3固体有0.1NAC![]() |
C.6.4gCu失去的电子数可能为0.1NA | D.1mo1H2C2O4能消耗2NAOH— |
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是悬浮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某实验小组将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测得该试样呈酸性,其各离子浓度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溶液PH为
离子 |
K+ |
Na+ |
NH4十 |
![]() |
![]() |
C1— |
浓度/mol.L—1 |
4×l0—6 |
6×l0—6 |
2×l0—5 |
4×l0—5 |
3×l0—5 |
2×l0—5 |
A.2B.4C.1D.6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 |
B.小苏打是一种膨松剂,可用于制作馒头和面包 |
C.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 |
D.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 |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 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或结果不正确的是
A.混合酸中HNO3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 |
B.原混合酸中H2SO4物质的量为0.4 mol |
C.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 |
D.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