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爆发前的l0年里,中国现代化工业每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7.6%,l936年资本主义生产已占工业总产值的65%,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4.48%。假设没有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工业化步伐必将大大加快。正是由于日本的侵略极大地破坏了中国原有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进程,又使得新的“自发内生型”现代化进程在中国反抗日本侵略的过程中悄然开启。从此段材料中能得出的结论有
①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的工业化有较快发展
②日本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
③中国的抗日战争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
④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进入独立民主的现代化轨道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与中共“一大”相比,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定了( )
| A.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 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 C.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 D.以领导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
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
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主要反映了( )
| A.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 | B.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
| C.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 | D.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 |
1919年,北京《晨报》发表文章指出:“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它直接针对的事件是()
| A.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 | B.德国逼迫清政府租借胶州湾 |
| C.北洋政府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 D.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努力遭遇失败 |
流行语从特定角度映照出社会现象和时代的变迁。下列应属于1915年中国流行词语的是()
| A.八国联军、南昌、阿Q | B.三民主义、武昌、退位 |
| C.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 | D.新青年、实业救国、抵制日货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这是因为它( )
①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
②在法律上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③体现了民主派的建国主张
④是中国近代民主化的一座丰碑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