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阶段是人生花季,是孕育果实的季节,在这个阶段,有烦恼也有欢乐,下列是九年级学生小明学习生活中的几个片段,请你运用《思想品德》的道理回答下列问题。
情境一:学校举行科技创新设计大赛,小明精心准备,满以为自己设计的作品会获奖,结果发现榜上无名。他看了那些获奖作品后非常不满,对同学抱怨说:“我的创新设计比他们新颖,他们的作品都没我的好,甚至有个作品都是抄袭的也获奖了。评委真是有眼无珠,这不公平!”
(1)小明对没能获奖所持的态度,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
情境二:小明对传感技术很感兴趣,平时就爱摆弄各种小制作。一听说省组织物联网传感技术创意大赛,就积极报名参加。他和另两名同学组成小组,根据各自的特长,落实各自责任,查阅资料,精心准备设计方案,最后他们设计拼装的“电子导盲犬”获得了创意作品一等奖。
(2)他们的成功对青少年成才有哪些启示?
情境三:小明拿着获奖证书回家,干家政服务的妈妈很高兴,教育他要好好努力,考上名牌大学,这样才能成才,才不会像她这样没有出息。
(3)你怎样看待小明妈妈的观点。
【聚焦人大】材料一:2011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就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和2011年的打算作了汇报。
材料二:肖扬指出:五年(2003—2007)来,最高人民法院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确保法律严格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新贡献。共审理各类案件20451件。依法惩罚刑事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依法惩罚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12万件。依法平等保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权利,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1)最高人民法院向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作报告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总理网谈】据人民网2011年3月19日报道:17日,新京报记者在温家宝总理会见中外记者并答记者问后,向温总理送上了该报与人民网强国论坛合作征集的网民留言──“给总理的话”,总理微笑收下。在记者见面会上,温总理表示,两会期间我一直在上网,广大网民向我提问题、提建议,甚至为我分忧,多达数百万条。这么多群众以如此高的热情关注“两会”,特别是关心政府的工作,使我深受感动。他们的意见、批评都是对政府的信任、支持、鼓励和鞭策。“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群众之所以用这么大的精力来上网写问题、提建议,是要政府解决问题的。
(1)网民给温家宝总理留言是在行使什么权利?这样做有何意义?
(2)公民还可以通过哪些形式来行使上述权利?
材料一:2010年5月24日,沈阳市召开出租车运价调整听证会。参加听证会的有15名消费者代表、10名出租车经营者代表、2名专家学者以及其它相关部门工作人员。
听证代表们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建议。
材料二:自2008年以来,网络问政已逐渐成为百姓反映民意、政府了解民意的重要通道。据有关调查统计,69%的网友认同“网络问政”,认为这种平等、互动、快捷的交流方式已成为百姓反映民意的有效方式。网民以留言、跟帖、博客、微博等方式参政议政,网络问政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新亮点。(共3分)
学生甲:出租车调价听证会你关注了吗?
学生乙:我不仅在电视上看到了,还在政府网站上发表了我的看法呢。
学生甲:中学生也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吗?
学生乙:当然了。我们都有权利通过网络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现在已有近七成的网友认同“网络问政”。
学生甲:那么多。为什么大家都会认同这种方式呢?
学生乙: (可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回答)(1分)
学生甲: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参与网络问政呢?
学生乙: (可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回答)(1分)
学生甲:.太好了,我也要充分利用网络。
学生乙:现在百姓参政议政、表达民意的渠道越来越多了,你知道这是国家在保障我们哪一项政治权利吗?
学生甲: (1分)
请指出漫画中经营者的致富观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如此致富
在我国,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请依据下列情境回答问题:
情境一:某单位.选民在投票选举人大代表。
情境二:教室里,学生在上课。
情境三:成年子女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关心、体贴父母。
情境四:残疾人运动员金晶在奥运会火炬传递中勇护火炬
情境五:东汽中学老师谭千秋救护学生,英勇牺牲
(1)上述情境各表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履行什么义务?
(2)简要说明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为什么必须履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