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B、C、D四种元素,已知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元素为金属元素,它的原子核外K、L层上电子数之和等于M、N层电子数之和;C元素是第三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D元素在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四种元素A、B、C、D分别为O、Ca、Na、Ar
B.元素A、B、C两两组成的化合物可为CaO、CaO2、Na2O、Na2O2
C.元素A、C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为A<C
D.元素B、C电负性大小关系为B>C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可逆反应X+YZ达到平衡时,下列各种说法错误的是(  )

A.升高温度,的比值减小,表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Y,Z都是气体
C.若Y是气体,增大X的浓度,可使Y的转化率升高
D.若增大压强,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质量一定增加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A(g)+B(g)C(g)+D(s)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恒温条件下,往一个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A和1 mol B,反应达平衡时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浓度为Ⅰ。然后改变不同条件做了另三组实验,达到平衡时容器中各成分的浓度分别为Ⅱ、Ⅲ、Ⅳ。


A
B
C

0.050 mol·L-1
0.050 mol·L-1
0.050 mol·L-1

0.070 mol·L-1
0.070 mol·L-1
0.098 mol·L-1

0.060 mol·L-1
0.060 mol·L-1
0.040 mol·L-1

0.080 mol·L-1
0.080 mol·L-1
0.12 mol·L-1

针对上述系列实验,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由Ⅰ中数据可计算出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20 mol-1·L
B.Ⅱ可能是通过增大C的浓度实现的
C.若Ⅲ只是升高温度,则与Ⅰ比较,可以判断出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D.第Ⅳ组实验数据的得出,通过压缩容器的体积就可以实现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中,通入3 mol SO2和2 mol O2及固体催化剂,使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ΔH=-196.6 kJ·mol-1,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为起始时的90%。保持同一反应温度,在相同容器中,将起始物质的量改为4 mol SO2、3 mol O2、2 mol SO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94.9 kJ
B.两次平衡SO2的转化率相等
C.第二次达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大于
D.达平衡时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25 mol·L-1·min-1

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ΔH=-92.4 kJ·mol-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升高了温度 B.t2时使用了催化剂
C.t3时降低了温度 D.t4时增大了c(NH3)

向平底烧瓶中放入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和氯化铵晶体,塞紧瓶塞。在瓶底和木板间滴少量水,如图所示。一会儿,就会发现瓶内固态物质变稀,有液体生成,瓶壁变冷,小木板上因少量水结冰冻结,而被烧瓶黏住,这时打开瓶塞,散发出来的气体有氨味。这是自发地发生了反应:Ba(OH)2·8H2O(s)+2NH4Cl(s)===BaCl2(s)+2NH3(g)+10H2O(l)。实验中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自发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B.自发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有的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
D.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