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是一种化石燃料,用煤作燃料生成的SO2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有一种煤每燃烧1 t就会释放出53.3 kg SO2。如果将产生的SO2用熟石灰来完全吸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a(OH)2=CaSO3+H2O,那么燃烧5 t这种煤产生的SO2在理论上需用多少千克的Ca(OH)2来吸收(计算结果取整数)?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从海水中得到的食盐不仅可作调料,还可作化工原料。氯碱工业就是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 2O Cl 2↑+H 2↑+2NaOH.某科学兴趣小组模拟氯碱工业,将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只发生上述反应),收集到0.02克H 2.停止通电,向所得溶液中加入10克盐酸后,溶液恰好为中性。求:
(1)电解过程中消耗氯化钠的质量。
(2)所加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用化学方程式计算)。
用"盐酸﹣﹣硫化钡法"生产BaCl 2会放出有毒气体H 2S(其水溶液有酸性),可用NaOH吸收H 2S制取Na 2S进行处理。如表为H 2S回收工艺的各项生产成本:
表:H 2S回收工艺的各项生产成本
项目 |
单价(元/吨) |
NaOH |
2500 |
Na 2S |
5000 |
辅助费用(以处理1吨H 2S计) |
1114 |
(1)工业处理尾气需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单从经济效益考虑这种处理H 2S的方法是 (选填"盈利"或"亏损")的。
(2)若某化工厂每天要处理10吨H 2S,需消耗NaOH多少吨?(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科学老师布置了一项课外学习任务:调查化工颜料店出售的涂料添加剂"银粉"是什么金属?某学习小组通过调查,分别获得了"银粉"是银粉、铝粉、锌粉这三种不同结果。为了确定究竟是哪一种金属,学习小组同学将一小包"银粉"带回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 2+H 2↑;2Al+6HCl═2AlCl 3+3H 2↑)
(1)取少量"银粉"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盐酸,观察到有 产生,说明"银粉"一定不是银。
(2)为了进一步确定"银粉"是铝还是锌,学习小组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并绘制成如图所示图象。
(3)取1.8克"银粉"(杂质忽略不计)加入到50克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克。根据如图可知,"银粉"是 。请计算:本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实验室有一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样品中只含碳酸钠杂质,且成分均匀),为测量样品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质量、大小相同的3个烧杯,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克;
②向上述3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份质量不同的样品;
③充分反应后,再用电子天平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逸出)。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
反应前稀盐酸+烧杯质量(克) |
150 |
150 |
150 |
反应前固体样品质量(克) |
4 |
8 |
12 |
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烧杯质量(克) |
m |
155.8 |
158.7 |
已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NaOH+HCl═NaCl+H 2O
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1)分析表中数据,写出判断实验二中的样品已完全反应的理由: 。
(2)表中的m值为 。
(3)根据实验二中的数据计算样品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如图甲,小柯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使天平重新平衡。然后取下烧杯把铁钉放入试管中,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回天平左盘,最后天平是否平衡? 。反应后试管内溶液的质量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如图乙,小妍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使天平重新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盐酸与石灰石粉末混合,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回天平左盘,发现天平不再平衡。其原因是 。小柯对该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把烧杯换成锥形瓶(如图丙,装置气密性良好)。你认为能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并阐述理由: 。
(3)小妍想测定实验所用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6克石灰石粉末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反应后总质量减少2.2克。求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杂质与稀盐酸不反应)。(结果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