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在毛泽东这一论断的指导下,新中国
A.在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 | B.加强对农村水利工程的兴修 |
C.促使农业生产实现合作化 |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9世纪下半叶,欧洲出现了这样一个艺术流派,“他们竭力回避尖锐敏感的社会政治问题,在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中追寻光和色的美,寄托自己敏锐的探索精神”。这一艺术流派是
A.浪漫主义 | B.现实主义 | C.印象主义 | D.现代主义 |
1956年11月,一位乡村女教师写信给赫鲁晓夫,信中写道:“……我们的人民还没有过上好日子,尽管十月革命后已经有39年,战争结束也有11年了。在整个国家的范围内我们已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我们大家目前还只是为未来而活着,而却不是为了自己。所有的人都应该明白,人不能只靠热情生活。……”下列各项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美苏争霸让苏联人民遭受痛苦 | B.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面临困境 |
C.人民对赫鲁晓夫表达不满 | D.苏联政府公信力出现危机 |
2010年2月3日法律界网站登载了题为《刘瑜:动什么,不能动宪法》的文章指出:“……罗斯福新政时期,是总统权力扩张最迅猛的时期。事实上,新政期间,总统权力的转型,也是社会治理方式转型的一个后果。”这里所说的“社会治理方式转型”指的是
A.向社会福利型转变 | B.向中央集权型转变 |
C.向总统集权型转变 | D.向国家干预型转变 |
《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果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则债权人有权拘禁债务人,甚至可以给债务人戴上脚镣。在拘禁债务人60天后,双方未达成和解,则债权人可以连续3次把债务人牵至广场集市出卖。”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保护了贵族利益 | B.保护了平民利益 |
C.保护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 |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记载:“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材料中“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中国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成员国 |
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
C.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
D.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