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选)某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5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的主要化合价是-2、+4、+6 |
B.X可以形成稳定的气态氢化物 |
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HBrO4的酸性强 |
D.X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比溴离子强 |
2013年冬天,多个地区发生持续大雾天气,“PM2.5”数据监测进入公众视野。“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
B.PM2.5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 |
C.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2.5污染 |
D.烟、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将一定量的SO2通入Ca(ClO)2溶液中,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一定错误的是
氯原子对O3的分解有催化作用:O3+Cl=ClO+O2ΔH1 ClO+O=Cl+O2ΔH2
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示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O3+ O=2O2的ΔH=E1-E2 |
B.反应O3+ O=2O2的ΔH=E2-E3 |
C.反应O3+ O= 2O2是吸热反应 |
D.反应O3+ O=2O2的ΔH=ΔH1+ΔH2 |
以色列科学家Danici Shcchtman因发现准晶体获得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人们在自然界中也找到了组成为Al63Cu24Fe13的天然准晶体。将相同质量的此准晶体分别与足量的盐酸、烧碱和稀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关系为
A.n(烧碱)<n(稀硝酸)<n(盐酸) |
B.n(烧碱)<n(盐酸)<n(稀硝酸) |
C.n(稀硝酸)<n(烧碱)<n(盐酸) |
D.n(盐酸)<n(稀硝酸)<n(烧碱) |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以编制成不同的元素周期表。将前18号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可形成如图所示的“蜗牛”元素周期表,图中每个“.”代表一种元素,其中P点代表氢元素(图中的字母不表示元素符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点元素对应的氢化物比z点元素对应的氢化物更稳定 |
B.虚线相连的两个点元索处于同一族 |
C.比Y点原子序数小8的元素,它的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弱酸 |
D.K、L、X三种元素的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