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一位思想家说,“君无术则蔽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 B.孔子 | C.孟子 | D.韩非子 |
二战后日本部分影视通过描绘战争中的平民个体在东京大轰炸、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以及太平洋战争中所遭受的创伤记忆,将日本民众构件成为“战争受害共同体”,参与塑造了日本社会新的“二战史观”。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
A. |
抵制国内右翼势力 |
B. |
灌输军国主义思想 |
C. |
揭示历史复杂面向 |
D. |
开脱日本战争罪责 |
1916年,英占北尼日利亚颁布《土著政权法》,宣布尊重传统统治者在各自族群中的神圣地位,保留原有继承程序和仪式,维持既有官员和政权机构,同时规定政权性质为英国治下殖民地的地方政权。由此可见,英国( )
A. |
授予北尼日利亚的治权 |
B. |
利用土著政权进行间接统治 |
C. |
承认殖民地民族自决权 |
D. |
维持当地社会传统权力结构 |
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城市的街道和广场上充斥着君主、军人英雄的纪念名单或雕像。19世纪60年代,各国开始重视对本国文化英雄的纪念,作家、艺术家和作曲家的纪念碑越来越多,与政治家和军人的相当。这种变化说明( )
A. |
文化成为塑造国家认同的基础 |
B. |
欧洲人文景观的政治色彩弱化 |
C. |
雕塑艺术传统在欧洲走向衰落 |
D. |
艺术创作受到政治权力的制约 |
1500年前后,英格兰商业以本地市场为主,17世纪初,英格兰大多数地区,社会因商业活动空前联系在一起。这在不断发展的长途贸易中尤为显著,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远方。17世纪中叶,很多农村家庭已经与伦敦等大城市联接在一起,他们或是生产者,或是消费者,或两者兼并备。材料表明近代早期英格兰( )
A. |
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 |
B. |
地方经济受跨国资本影响 |
C. |
长途贸易促进了资本的积累 |
D. |
经济商业化趋势不断加强 |
从15世纪末16世纪初开始,南德意志的帝国城市与皇室逐渐建立起较为强大的同盟,然而,随着这些帝国城市大部分转信新教,其与帝国皇帝的天主教信仰产生尖锐冲突,市民与王权的结盟遭遇重挫,帝国城市被迫寻求新教诸侯建立同盟。材料有助于说明,宗教改革促成( )
A. |
德意志人宗教信仰自由 |
B. |
德意志政治势力重组 |
C. |
帝国城市获得主权地位 |
D. |
德意志分裂局面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