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近代中国女工比例与行业表,推动这一时期女工群体出现的原因有
| 时间 |
产业女工人数 |
占总产业工人比例 |
行业 |
| 1920年 |
16.7万 |
40.5% |
集中在缫丝、纺织、烟草、火柴等行业 |
| 1930年 |
37.4万 |
31.7% |
|
| 1933年 |
24.3万 |
48.7% |
①传统男耕女织模式彻底瓦解 ②近代民族工商业的较快发展
③近代妇女社会地位普遍提高 ④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约翰·麦克里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指出:“社会主义理论之成败,判断标准是它能不能适应它当代世界的事实,而且如果它的当代世界改变,它却不变,未免奇怪。此外,我们不可忘了,社会主义批判的世界,即资本主义世界,是会转化的,与资本主义所取代的那些世界甚不相同。”在这里,该学者强调
| A.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 | B.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
| 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应相互借鉴 | D.社会主义理论应与时俱进 |
19世纪30年代,英国议会曾对工厂用工问题、工人的劳动时间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社会调查,并于1833年颁布《工厂法》等法律。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 A.1832年议会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 | B.工业革命的完成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
| C.议会通过立法干预社会经济和生活 | D.马克思主义已在英国广泛传播 |
《世界文明史》:“虽然上述的一些原因十分重要,但是如果某些生产领域并不需要根本的技术改良,工业革命无疑地就会被推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技术改良对工业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 B.工业革命是推动技术改良的根本动力 |
| C.工业革命的影响仅限于生产领域 | D.技术改良不是工业革命的原因 |
《新唐书·食货志》记载:“时商贾进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藩镇在京师的邸舍)及诸君、诸使富家,以便轻装趋四方,台券乃取之,号飞钱。”材料反映出当时
| A.金融业发展到成熟阶段 | B.商业繁荣 |
| C.交通便利 | D.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
朱熹在其编纂的《大学》中指出:“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此话的意图是
| A.鼓励知识分子加强科学研究 | B.强调知识分子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
| C.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 D.强调知识分子应该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