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己诏”曰:“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体谅也!” 与清帝“罪己诏”有关条约的条款是
A.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等五处港口 |
B.即如该国(朝鲜)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嗣后全行废绝 |
C.大清大皇帝允于即日降谕……以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毫无禁阻 |
D.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至海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 |
国学大师章太炎作了一首唱词:“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他对洪、曾二人的历史评价不同,主要着眼于()
A.学术上,洪破除迷信,曾尊孔扬盂 |
B.性别上,洪提倡男女平等,曾主张男尊女卑 |
C.民族上,洪排满革命,曾效力满族 |
D.阶级上,洪代表农民阶级,曾代表地主阶级 |
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处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自称齐威王 | 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 |
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 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 |
一位五四运动的参与者,后在台湾政界任职的官员在回忆和评价五四运动的文章中说:“大陆赤祸蔓延,政府迫迁台湾,五四运动为其主因,应负绝大责任。”这从反面说明了五四运动的影响是()
A.促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 B.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
C.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所说的“轰”是指()
A.鸦片战争 | B.洋务运动 |
C.中法战争 | D.甲午中日战争 |
据记载,在古代雅典法庭上经常会聘请职业答辩家撰稿,被告往往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声泪俱下,试图激起法庭的恻隐之心。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入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直接表决。材料说明雅典
①陪审法庭是雅典司法机关②法庭判决不是依靠证据而是仅凭情感
③法庭审判聘请律师已成惯例④法官审案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A.①②③①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