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1912年和1936年中国轻工业和重化工业产品进出口比例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项目 |
1912年 |
1936年 |
|
轻工业产品 |
进口比例 |
54.7% |
14.3% |
出口比例 |
10.9% |
25.2% |
|
重化工业产品 |
进口比例 |
13.7% |
47% |
出口比例 |
3.6% |
6.9% |
A.中国经济结构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B.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推动工业化
C.中国通商口岸的大幅增加促进中外贸易
D.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取得一定成效
中国古代有种说法,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其中“金榜题名时”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A科举制 B 察举制 C 征辟制 D九品中正制
看古装戏《天仙配》时你会经常听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一语。从理论上讲这一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
A 秦始皇B 汉高祖C 汉武帝D 周武王
“封建社会”、“封建思想”、“封建文化”等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词语,其实是在近代以后才传入中国的。唐朝文学家柳宗元有一名篇《封建论》,他论的可能是()
A.分封制 | B.三公九卿制 | C.三省六部制 | D.内阁制 |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特别是台湾同胞,根据家谱记载,到祖国大陆原籍地认祖归宗,真正认识到自己是真正的中国人,而不是台独分子所说的“台湾人”……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 ( )
A.分封制 | B.郡县制 | C.宗法制 | D.三省六部制 |
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是
A.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 |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