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的注释里说:“历史上的晚期时代对早期时代的认识当然与后者对自己的认识不同,例如,希腊人是作为古希腊人认识自己的,而不像我们对他们的认识那样,如果指责古希腊人对自己没有像我们对他们的这种认识,就等于指责他们为什么是古希腊人。”下列与此观点相符合的评述是
A.历史认识都是从现实出发的 | B.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没有规律可寻 |
C.后人对历史的认识一定高过前人 | D.历史认识应还原到历史时空中去 |
下面是汉字“律”的四种字体,其中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
公元前217年,某商人在宛(今河南南阳)交易时使用蚁鼻钱(楚国货币),被当地官府依据《金布律》处罚。这表明
A.秦半两钱过重使用不便 | B.蚁鼻钱比秦半两钱值钱 |
C.蚁鼻钱非当时颁定货币 | D.秦半两钱未在楚地流通 |
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 | B.仁政思想 | C.礼法并重 | D.礼治为先 |
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 | B.宗法制的衰落 |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 D.井田制的推行 |
《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中央集权 | B.中正有序 | C.敬天法祖 | D.君权神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