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同学们对实验“煅烧石灰石”展开深入探究。
资料:石灰石中的杂质高温不分解且不与稀盐酸反应
(1)为证明石灰石已分解,三位同学从其他角度设计方案如下:

Ⅰ.甲同学按图一所示进行实验(煤气灯亦能达到石灰石分解的温度),观察到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II.乙同学按图二所示进行试验,观察到B中液体变     色,A实验的作用       
III.丙同学取一块石灰石煅烧,一段时间后发现固体质量减轻2.2g,证明石灰石已分解。
IV.大家认为甲同学的方案不合理,请分析原因         
(2)为测定石灰石的纯度,丙同学将他刚才煅烧后的固体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又产生2.2g气体,结合上述数据计算可知,丙所取的这块石灰石中含碳酸钙         g。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探究某干燥的绿色固体粉末的元素组成,某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请回答:

实验一
实验二







固体变
为黑色
白色变为蓝色
固体
减少

黑色变为
光亮红色

浑浊


① 装置Ⅱ中的现象说明装置Ⅰ中产生了
② 装置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 实验二中气球的作用是
④ 实验二的步骤如下,其正确顺序是:
a、通一段时间的CO b、继续通CO c、熄灭酒精灯
d、待黑色变成光亮红色 e、停止通CO f、点燃酒精灯
⑤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知绿色固体的元素组成是

某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下图),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阅资料】铜有+1 和+2 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 或-4。
【猜想与假设】
(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
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分析与交流】
(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小周建议用图乙装置替代甲装置。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的好处是
【实验与结论】
同学们决定按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他们在检验了乙 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 (填“可以”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不久,即可看到试管底部变红热,停止加热后,仍能看到红热现象,并沿试管底部自下而上蔓延,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是 (填“吸”或“放”)热反应。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紫红色铜珠,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
【假设】H2O2生成O2的快慢与 有关。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相同体积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MnO2红砖粉后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2所需要的时间。
【进行实验】如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气体发生装置中A仪器名称是 ,此实验中B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反思】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或红砖粉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MnO2和红砖粉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 是否改变。

某实验创新小组对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一片铜片,用砂纸除去其表面的氧化物使其表面呈光亮的紫红色;
②用酒精灯将上述铜片烧到红热后,立即伸入到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铜片表面变成 色;
③在一支干燥的大试管中装入一定量的经烘干处理过的木炭粉,再将经②处理过的铜片部分埋入木炭粉中;
④按照右图所示的装置图连接好各种仪器;

⑤加热大试管,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热方程式为: 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后,先移走导管,后停止加热;
⑥待试管冷却后,用镊子取出铜片,洗净后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上述各空;
(2)②中用到的夹持仪器是 (填名称)
(3)⑤中“先”、“后”颠倒,造成的后果是:
(4)⑥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表面埋入木炭粉的部分

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白磷为白色蜡状固体,剧毒,不溶于水,着火点为40oC;红磷的着火点为240oC。然后按下图所示A装置进行实验。

(1)观察到的现象为:1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分别是 ②水下的白磷
(2)在使用组装好的B装置前,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然后加入药品并将B和C装置连接,滴入双氧水,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装置中的白磷燃烧。
(3)从以上实验分析可得出燃烧的条件为:可燃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