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载: “因为这两家学说正好相互补充,满足了中国人民在理智和感情上的需要。孔子学说强调的是礼仪、顺从和社会责任,而……学说则强调个人的种种奇念怪想和顺从大自然的伟大模式。”省略号处应是

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阴阳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史学家在评价太平天国时说:“洪杨那个时代,他们只具有极大的‘改朝’的机运,而无‘换制’的机运。”洪秀全不能解决中国近代历史“换制”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D.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8年),洪秀全写了一件“御诏”给英国特使额尔金。“御诏”表达的核心意思是:感谢洋兄弟灭清妖。这一举动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B.洪秀全具有强烈的民主革命思想
C.列强侵略导致民族危机严重 D.洪秀全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战后开放的商埠以沿海为主内地为辅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美国1787年宪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总统有权缔定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这主要体现了这部宪法的

A.自由原则 B.制衡原则 C.民主原则 D.平等原则

伏尔泰在评论某国的政治时说:“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其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欺人;其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却并未导致混乱。”伏尔泰评论的这个国家应是

A.光荣革命后的英国 B.大革命后的法国
C.独立战争后的美国 D.统一的德意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