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我们做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小车实验。
(1)三次实验时必需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_______相同,这一操作体现出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法。实验发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前进的距离就________(选填“越长”或“越短”),速度减小_______(选填“越快”或“越慢”)。
(2)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________运动。
(3)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结论在实验的基础上又通过 概括出来,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这种研究方法称为理想实验法,以前学过探究 实验时也运用到此方法。
某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9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体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1)某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10中A、B所示,则图中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数据是第
分钟时的数据;
![]() |
![]() |
||||
![]() |
|||||
(3)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时水的沸腾的温度为℃,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在图11中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像;
(5)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6)图12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图是体温计,根据观察,得到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7)下表是几种物质的沸点和熔点。
![]() |
熔点 /℃ |
沸点 /℃ |
水银 |
-38.8 |
357 |
酒精 |
-117 |
78.5 |
水 |
0 |
100 |
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应选用_________温度计来测量南极气温。
(8)家用电饭锅的设计是:当锅内的温度达到103℃时,就会自动切断电源或者转为保温状态。如果我们用电饭锅煮粥或煮汤(未干前),它会自动切断电源或者转为保温状态吗?为什么?。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得到的像如图8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观察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像;(2)从图中的现象可知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的范围是;
(3)利用凸透镜的这一成像原理可制成;
(4)在如图8的情况下,若把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再增大10cm,则增大后所成的像
是立、缩小的像.
时间/min |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
温度/℃ |
···· |
95 |
96 |
97 |
98 |
98 |
98 |
95 |
98 |
98 |
98 |
···· |
(9分)甲、乙两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10Ω 2A”的字样,电源电压不变.
![]() |
(1)甲、乙两组同学按如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调到图中的_________点处(选填“a”或"b");
(2)如果(l)中的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调节正确,当闭合开关S后,两组同学却发现小灯泡都不亮,此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产生故障的原因并填人表中空格处;
组别 |
电流表的示数I/A |
电压表的示数U/V |
故障原因 |
甲组 |
0.3 |
0 |
|
乙组 |
0 |
3.0 |
(3)某组同学排除故障后,再次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受阻器的滑片P,当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为2.5 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4)若此时将小灯泡和电流表的位置对换,则()
A.小灯泡不会发光B.小灯泡会被烧坏
C.电流表示数不变D.电压表示数不变
(6分)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五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
物重 G/N |
物体上升的高度h/cm |
测力计的示数F/N |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
1 |
4 |
3 |
1.7 |
9 |
2 |
4 |
5 |
1.7 |
15 |
3 |
4 |
8 |
1.7 |
24 |
4 |
6 |
5 |
2.4 |
15 |
5 |
8 |
5 |
3.0 |
15 |
(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___;
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无关,随___________________的增大而增大.
(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定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乙所示.
①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
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相同/不相同),理由是:
(8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明用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射向凸透镜,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cm;
![]() |
(2)如图乙所示,分别放好蜡烛、透镜和光屏,并调节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__上,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在图乙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该像是一个倒立、________(放大 /缩小)的实像,生活中人们使用的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靠近透镜,如图丙所示,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__________(靠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4)图丁示意的是_______(近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应用______(凸/凹)透镜来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