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春日思归
〔唐〕王翰
杨柳青青杏花发,年光误客转思家。
不知湖上菱歌女,几个春舟在若耶
春日斋中
〔宋〕林逋
空阶重叠上垣衣,白昼初长社燕归。
落尽海棠人卧病,东风时复动柴扉。
〔注〕①若耶:浙江省绍兴市南若耶溪。②垣衣:青苔。
两首诗所表达的“愁”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                                                                        
两首诗景物描写的作用有何异同?请加以赏析。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这首词写于长征路上,作者指挥中央红军攻克娄山关之后。
上阙从哪些角度来写景?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东阳路旁蚕妇
(宋)翁卷
两鬓樵风一面尘,采桑桑上露沾身。相逢却道空辛苦,抽得丝来还别人。
田家三咏(其三)
(宋)叶绍翁
抱儿更送田头饭,画鬓浓调灶额烟。争信春风红袖女,绿杨庭院正秋千。
这两首诗都以作为描写对象,均表达了作者对描写对象的态度。
简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拍碎双玉斗
梁启超
拍碎双玉斗,慷慨一何多!满腔都是血泪,无处着悲歌!三百年来王气,满目山河依旧,人事竟如何?百户尚牛酒,四塞已干戈。
千金剑,万言策,两蹉跎。醉中呵壁自语,醒后一滂沱。不恨年华去也,只恐少年心事,强半为销磨。愿替众生病,稽首礼维摩
注:本词作于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①百户:古代朝廷庆典,百户聚会,饮酒欢庆
②维摩:维摩诘,是毗耶离城中一位大乘居士﹐和释迦牟尼同时。
词中“拍碎双玉斗”典故源自教材哪篇课文?结合上阕内容,分析作者情感。
下阕作者为何感叹人生“蹉跎”?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11分)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
行香子 (宋)苏轼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注】苏轼在杭州任职时,曾与好友知府陈襄同去郊游。
本词多用忆旧和写今的穿插对比,且勾勒自然。请从上下阕中分别找出今昔转换的过渡句。
上阕:下阕:
结合全词,简析“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的表现手法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