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 倪瓒
满城风雨近重阳,湿秋光,暗横塘。萧瑟汀蒲,岸柳送凄凉。亲旧登高前日梦,松菊径,也应荒。
堪将何物比愁长?绿泱泱,绕秋江。流到天涯,盘屈九回肠。烟外青蘋飞白鸟,归路阻,思微茫。
词人在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题春晚
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⑴本诗题目为“题春晚”,请分析诗句是怎样紧扣诗题的。
⑵本诗意境“静谧而不死寂”,请作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题春晚
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⑴联系全诗看,第三句中诗人“小立”时见到的景物主要有哪些?这些景物组成的画面有何特点?
答:

⑵全诗是如何扣住题目的“晚”字来写的?
答: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减字木兰花春情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月破黄昏,帘内余香马上闻。
徘徊不语,今夜魂归何处去。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
清平乐春晚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1)这两首词题材相同,都是写,艺术手法相同,都是
(2)两首词的结句都提到了“杨”,作者借此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回答1~2题。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 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

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抄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1.

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2.

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定 风 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1)开头“莫听”“何妨”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篇借眼前景抒胸中情,诗中的“风雨”是实指,也是隐喻。联系诗人的政治处境,分析“风雨”的喻意,并概括诗歌所表现出的作者的生活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