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而德国鲁尔区则以能源优势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目前山西省和治理前的鲁尔区在能源开采或利用方面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酸雨蔓延 | B.市场收缩 | C.资源枯竭 | D.运输量大 |
为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两地共同采取的改造措施是
A.调整工业结构 | B.调整工业布局 | C.发展有色冶金 | D.实行产业转移 |
20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在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的过程中,在鲁尔区新建的企业主要有
①钢铁工业 ②汽车工业 ③石油工业 ④机械工业
A.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 | D.②③④ |
读图,回答18-19题。该国西部
A.有其所在大洲最长的河流 |
B.有其所在大洲流经同家最多的河流 |
C.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泊 |
D.有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泊 |
关于图示国家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矿产资源不能自给,需要大量进口 |
B.轻重工业并重,都较发达 |
C.农产品出口量大 |
D.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 |
读大西洋两岸四种工农业产品的输入(出)路线图,回答16-17题。图中①、②、③、④所表示的产品依次是
A.小麦、石油、棉花、钢铁 |
B.棉花、铁矿、牛肉、小麦 |
C.牛肉、天然橡胶、汽车、铁矿 |
D.天然橡胶、汽车、石油、牛肉 |
图中甲线路的主要输出地是
A.中南半岛 | B.波斯湾地区 | C.日本 | D.澳大利亚 |
读世界某区域图(其中阴影代表海洋),根据图中信息回答14-15题。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高纬度地区,但有大面积温带海洋性气候 |
B.位于北冰洋上,冬季常见极光现象 |
C.有20°E,经线穿过,地跨东、西两个半球 |
D.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 |
降水量值R1、R2大小及主要成因,正确的是
A.R1>R2西风、洋流 |
B.R1>R2西风、地形 |
C.R1<R2东风、洋流 |
D.R1<R2东风、地形 |
读图,回答12-13题。表统计数据与图中四城市气候特点吻合的是
A.①城市 | B.②城市 | C.③城市 | D.④城市 |
图中②城市附近的广阔海域为世界重要的海上运输路线,其主要运输货物是
A.石油 | B.棉花 | C.煤炭 | D.粮食 |
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9-11题。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 | B.光热、降水 | C.风向、地势 | D.地形、河流 |
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 B.沙尘暴 | C.土地盐碱化 | D.洪涝灾害 |
甲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包括
①欧亚大陆桥西端
②扼北海航线要冲
③位于莱茵河入海口
④经济腹地覆盖整个欧洲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