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杂质,兴趣小组最初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并进行实验。
(1)写出沉淀A的化学式 。
(2)加入CaCl2溶液后,分离除去沉淀A的实验操作和蒸发所共同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
(3)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此方案很容易引入新的杂质,请写出固体物质B的成分 (用化学式表示)。
(4)同学继续探究后又提出新的方案:将混合物溶解,若滴加过量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则既能除去Na2CO3杂质,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你认为物质B中是否含有杂质氯化氢 (填“是”或“否”),理由是 。
I、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⑴ ___________℃时,甲物质与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⑵ 使甲物质从60℃的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最好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⑶ 8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____________(填A或B)烧杯中的溶液一定达到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要使A烧杯中的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1)锶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锶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 。
(3)从图中可获取的一条信息是 。
(4)图所表示的微粒的化学符号是。
同学们玩过“化学扑克”牌吗?它的玩法是:上家出牌,如果下家牌中的物质能与上家的发生反应,即可出牌,按此规则,出完牌的为赢家。下图表示的是某局牌的最后一轮。桌面上是一张图甲的“盐酸”牌,ABCD四位玩家手中都剩下一张牌(见图)。
(1) 如果本局每一位玩家的牌都能出掉,则四位玩家的出牌顺序为:(填标号)
写出甲牌中物质与C玩家牌中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如果本局只有一位玩家的牌出不掉,你认为该玩家是(填标号),
他们的出牌顺序为:(填标号)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⑴ 均衡营养有利健康。
用图所示的食物填空:(各写一种)
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_____;
富含淀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富含维生素C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⑵ 化学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
① 下列物品中,_________是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填标号)。
A.涤纶衣服 B.塑料牙刷
C.木制玩具 D.玻璃杯子
② 一种新型的食品保鲜剂——泡沫铁粉,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铁粉对食品具有保鲜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A.铁是化学性质很稳定的金属
B.铁粉生锈时吸收水分,促使食品保持干燥
C.铁粉生锈时吸收氧气,防止食品发生缓慢氧化
⑶ 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变废为宝、减少污染。图是垃圾分类标志,请给下列垃圾分类:
纸质包装盒、饮料瓶、易拉罐等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下同);废电池、废荧光灯管、过期药品等属于____________;厨余垃圾、树叶等属于_____________。
⑷某品牌管道疏通剂的产品介绍如图所示:
①使用管道疏通剂溶于水后,溶液的pH____________(填“<7”或“=7”或“>7”)。
②管道疏通剂不能用于铝管疏通,因为它的溶液会腐蚀铝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下面的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C 溶解度/g |
0 |
20 |
40 |
60 |
80 |
KNO3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Ca(OH)2 |
0.173 |
0.165 |
0.121 |
0.116 |
0.094 |
(1)A是 的溶解度曲线。
(2)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来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g。
(3)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想要得到纯净的硝酸钾的方法是。
(4)6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50g NaCl和KNO3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的水,充分溶解后为饱和溶液的是溶液;将上述烧杯中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方法能实现的是(填序号)。
A.升温 B.加入该溶质 C.加入适量水
D.降温 E.加入足量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5)如右图所示,烧杯A中是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向烧杯B中加入生石灰后,烧杯A中变浑浊,原因是。
一定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1)一个B分子中含有个原子。
(2)A、B、C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字母序号)
(3)①若D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该反应中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为。
②若D为氧化物,且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5∶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