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位英国评论家曾撰文控诉美国“入侵”他的国家: “从早餐桌旁站起后,这位公民匆忙走出家门,赶一辆纽约制造的电车……在那里,他走进‘杨基’电梯,电梯沿着美国人装的梯轨线把他送到办公室。……他坐在一张密执安卷盖式书桌前的内布拉斯加转椅上,用一台锡拉丘兹打字机写信。”评论中的场景最早可能发生在

A.18世纪末l9世纪初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中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试图对“世界史·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讨论总结,大家认识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因此,“中国梦”
①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
②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基本一致
③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
④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60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反殖民主义宣言》,尽管没有国家投票反对,但是还是有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投了弃权票。这些国家弃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①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②已感受到非殖民化趋势
③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④更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A.发展水平相近 B.社会制度相同
C.屡遭战争重创 D.历史上关系紧密

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该报告认为

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 B.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 D.要用“热战”代替冷战

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
C.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D.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