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96年,美国著名学者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一书认为: “信息DNA”正在迅速取代工业经济时代的原子,成为人类生活的交换物。材料中的“信息DNA”是指

A.农业技术 B.工业技术 C.核技术 D.信息技术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61年1月18日,在八届九中全会闭幕式上,毛泽东说:“今年不搞两本帐了,就是一本帐,决不要层层加码,中央是一个盘子,到省、市又是一个盘子,到地、县又是一个盘子,到群众又是一个盘子。”毛泽东的讲话

A.旨在解决农轻重的比例问题 B.意味着经济体制转变的开始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D.消除了“左倾”错误的影响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对推翻清朝后的制宪进程作过合理的安排,准备循序渐进,分三期完成……“见让位于袁,便另订《临时约法》,集权于责任内阁,限制总统权力,且要袁立行宪政”。对这种做法评价正确的是

A.主观设法有悖法治原则 B.宪政实行推进民主进程
C.政体变化导致政局不稳 D.分权制衡维护共和制度

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B.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C.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
D.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

晚清时,一些学者发表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曾廉认为,“中国一切皆非为制度之不良,而但为人心之败坏而已”。叶德辉说:“与其言变法,不如言变人” 。徐致祥认为“变人”之道无他,只须给皇帝开经筵讲理学就行,因为孟子说过“一正君而国治矣”。下列主张与三人思想一致的是

A.“托古改制” B.“变者古今之公理”
C.“祖宗之法不可变” D.“中体西用”

对“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批评先后出现在(明)都穆《听南纪谈》、(清)黄宗羲《高元发三稿类存序》和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这反映了

A.社会转型时期更需务实学风的支持 B.经世致用是历代主流文化理念
C.儒家思想革新的进取性不强 D.空谈诱导了封建社会的衰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