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有着丰富的人生体验,是富于感情的人。他会生气地斥责大白天睡觉的宰予“朽木不可雕也”,也会对安于贫困的颜回连连称赞。(《论语》) |
B.《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中有“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之说,其中“卧龙”指诸葛亮,“凤雏”指徐庶。徐庶后虽被曹操用老母赚取,但终生不曾为曹操设一谋,因此后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三国演义》) |
C.多拉患重病离开了人世。大卫满怀悲痛,出国旅行,其间,阿格妮斯始终与他保持联系。当他三年后返回英国时,发觉阿格妮斯始终爱着他。他俩终于结成良缘,与姨婆贝西、女仆佩葛蒂愉快地生活在一起。(《大卫·科波菲尔》) |
D.初秋季节,贾探春提议邀集大观园中有文采的年轻女子成立诗社,并各人起了名号。第一次咏白海棠,蘅芜君压倒众人;第二次作菊花诗,潇湘妃子夺魁。(《红楼梦》)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5分)
君子有三乐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①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注】,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②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注】故:事故,指灾患病丧。
(1)解释下列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王②怍
(2)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君子的三乐。
一乐二乐三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说明“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基本含义。
结合现代生活,举例说明怎样才能既做到“智者动”,又做到“仁者静”。
简答题,
(1)《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载:“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飘流,塞江而下。”这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一次战役?请概述此次战役的经过。
(2)《家》中有这样的描写:“可是后来他回到自己的房里,关上门倒在床上用铺盖蒙着头哭,为了他的破灭了的幻梦而哭。”文中的“他”指的是谁?“他”有什么幻梦?他的幻梦是怎样破灭的?请简要回答。
我国古代典籍里的引文前边,常常冠以“子曰”“诗云”,“子曰”就是______说,“诗云”就是《》上说。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失职),则去之否乎?”曰:“不待三。”“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曰:“此非距心(大夫的名字)之所得为也。”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曰:“此则距心之罪也。”
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治理都邑的人),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公孙丑下》)孟子以放牧牛羊作比,批评孔距心,对孟子的意图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指出孔距心的能力太差,只能干牧羊之类的事情。 |
B.如果自己做不好就应当让更有才能的人来做。 |
C.如果不能自做主张,为什么不辞职? |
D.国君有责任,难道你自己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
文章最后说孟子“为王诵之”,“诵”在这里的意思是“陈述”。根据原文回答:孟子向王陈述了什么?他陈述的目的是什么?( 3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