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
小港渡者
庚寅冬①,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②,命小奚③以木简④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扑⑤,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⑥矣。予爽然⑦,思渡者言近道⑧。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⑨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 (选自清代周容《春酒堂诗文集》)
注释:①庚寅:1650年(顺治七年)。②蛟川:地名,指今浙江宁波镇海。③小奚:童仆。④木简:这里指木板。⑤扑:跌倒。⑥牡下:上锁。牡,门闩,锁簧。⑦爽然:若有所思的样子。⑧近道:有些道理。道,道理。⑨其:大概。犹“殆”,表拟议或推测。也夫:两者都是句末语气词,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予愠为戏( ) (2)渡者熟视小奚( )文中画线的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用“︱”标出来。(3分)
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文中哪句话点明了故事的主旨?你能想起意思相同的孔子名言吗? (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于 令 仪 诲 人
曹州①于令仪者,市井人②也,长厚③不忤④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⑤,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⑥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摘自《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 曹州:古地名,今山东曹县。② 市井人:做生意的人。③ 长厚:为人忠厚。④ 忤:触犯。 ⑤ 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 ⑥十千:即一万铜钱。.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如其欲与之()(2)既去()
(3)盗大恐()(4)夜负十千以归().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从于令仪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一)阅读《陈涉世家》相关语段,回答9—13题。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起,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銍、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给下面划线字注音。
陈胜佐之()忿恚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解释划线词的意思。
尉果笞广()复立楚国之社稷()
比至陈()将军身被坚执锐().翻译句子。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用用原文回答。
在语段中找出能充分证明起义军策略口号“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极为正确的两句
①
②。. 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过程。
(二)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解释加点的词语。
(1)有仙则名()(2)妻子不觌().翻译下面句子。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用原文句子填空。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 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来表达。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何不试之以足?
(2)而剑不行。.写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先自度其足()②反归取之 ()
③楚人有涉江者()④遽契其舟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章划线句子的意思,
宁信度,无自信也。.假如你当时也在郑人那个集市上或是在楚人的那条船上,面对他们的这种做法,你会如何劝说他们呢?(任选一个作为你劝说的对象)
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问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④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⑥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⑦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解释下面划线词的意思。
(1)不亦说乎(2)温故而知新
(3)思而不学则殆(4)士不可以不弘毅.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选文中不少句子已经演变为成语,请写出4个。
如果从文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选哪一句,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