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分)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乘奔御风/人有百手 B.巘多生怪柏/夜久语声
C.三峡七百里中/非亭午夜分 D.引凄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          ”描写水势盛大,又用“          ”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4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文言翻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1)射于家圃( ) (2) 无他, 惟手熟( )
本文所说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意为____________,“释”的这个意义还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含“释”的这个意义的成语)
本文给你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按照原文将横线上所缺的句子填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⑴管夷吾于士举:________
⑵人过,然后能改:恒___________
于色,发于声 征: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⑵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短文先论述____________,在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
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反面论述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 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其母织方:_______②其母引刀其织裂:_______
翻译下列句子。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
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时白已醉。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则耻之,遂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结合语境写出下列句中划线字的意思。(4分)
(1)神龙初,还()(2)宴见()
(3)白侍帝()(4)骜放不自修()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2)力士素贵,则耻之,遂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读了这则短文,结合你平时的积累,说说李白是一个怎样的人。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①土壤,所以能那样高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②其深;王者不却⑦众庶,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④,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⑤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所谓藉寇兵⑥而赍⑦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 节选自《谏逐客书》 秦 李斯)
【注释】:①让:辞,拒。  ②就:成就。 ③却:拒绝,抛弃 ④充美:丰富充足 。
⑤黔首:秦时对百姓的称呼。黔,黑色。首,头。 ⑥藉寇兵:把兵器借给侵犯者。
⑦赍(jī):给予,赠送。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①兵 ②故
③所以④此
下列选项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今逐客以资敌国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咨臣以当世之事
C.以其境过清 D.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文中划线的句子已经被译成现代汉语,请你模仿上下文句式,把它改写成文言文。
节选的这段话阐述了国家治理的问题。李斯认为,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靠的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