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
实验事实 |
结论 |
① |
在相同温度下,向1 mL 0.2 mol·L-1 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 mol·L-1 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 mol·L-1 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
溶解度:Mg(OH)2>Fe(OH)3 |
② |
将CO2通入到Na2SiO3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 |
酸性:H2CO3>H2SiO3 |
③ |
已知反应5Cl2+I2+6H2O=2HIO3+10HCl,2BrO3-+Cl2=2ClO3-+Br2 |
氧化性强弱顺序:BrO3->Cl2>ClO3->IO3- |
④ |
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4与Na2CO3溶液的pH,后者较大 |
非金属性:S>C |
A.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全部
300多年前,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发现了铁盐与没食子酸(结构式如下图所示)的显色反应,并由此发明了蓝黑墨水。与制造蓝黑墨水相关的基团可能是()
A.苯环 | B.羧基 |
C.羧基中的羟基 | D.酚羟基 |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 )
A.加稀盐酸后过滤,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 |
B.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汽油和煤油 |
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固体的混合物 |
D.将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其中的氢气 |
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
A.纯碱、烧碱均属碱类 | B.CO2、SiO2、SO2均属酸性氧化物 |
C.醋酸、硫酸、硝酸均属酸类 | D.Na2CO3、Na2SO3、NaCl都属钠盐 |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
B.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黑,体积膨胀 |
C.溶洞中钟乳石的形成 |
D.豆科作物的根瘤菌对空气中氮的固定 |
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施罗克等人发现金属钼的卡宾化合物可以作为非常有效的烯烃复分解催化剂。工业上冶炼钼的化学原理为:( )
①2MoS2+7O2=(高温)2MoO3+4SO2; ②MoO3+2NH3·H2O=(NH4)2MoO4+H2O;
③(NH4)2MoO4+2HCl=H2MoO4↓+2NH4Cl; ④H2MoO4=(△)MoO3+H2O;
⑤用还原剂将MoO3还原成金属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oS2煅烧产生的尾气可直接排入空气中 |
B.MoO3是金属氧化物,也是碱性氧化物 |
C.H2MoO4是一种强酸 |
D.利用H2、CO和铝分别还原等量的MoO3,消耗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3: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