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淀粉酶具有专一性”的实验中,一位同学的操作过程如下列实验步骤:(假设该酶的最适pH是6.8)
第一步:取1支试管,其内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
第二步:接着注入本尼迪特试剂2 mL(边加入,边振荡);
第三步:再注入新鲜的淀粉酶溶液2 mL振荡,然后静置5 min;
第四步:将试管下部置于热水浴中加热2~3 min。
实验现象:试管内液体仍呈蓝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现象说明淀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使实验第四步出现“试管中的液体由浅蓝色变成红黄色”的实验现象,你认为应如何改进该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1)和(2)两小题,能够说明淀粉酶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同学根据第(2)小题做了改进,看到了预期的实验现象,于是得出结论:
①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②酶具有专一性。
但其他同学认为这两点结论均不妥,其理由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某种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外界氧浓度10%以下时,该器官的细胞呼吸方式是。实线和虚线相交于C点,C点的细胞呼吸方式是。
(2)无氧呼吸强度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是,随着氧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强度。
(3)AB段表示CO2释放量减少,其原因是。
(4)从图中分析外界氧气浓度应保持在时,是贮存苹果较好条件。
如图表示细胞合成和分泌唾液淀粉酶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控制该酶合成的遗传物质存在于[1]中。
(2)唾液淀粉酶先在核糖体合成,再经[3]运输到[4]加工,最后由小泡运到细胞膜外。整个过程均需[2]提供能量。
某学生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作实验材料,观察到甲、乙两个图像。
(1)撕取洋葱(内、外)表皮,置于滴加清水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可观察到的是上面的图。
(2)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0.3g/mL蔗糖溶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取,重复几次后,可观察到的是图,其中所示细胞发生了现象。
(3)甲、乙两图所示细胞的细胞液存在于(a、b、c)中。
如图是细胞局部结构的电镜照片。请回答问题:
(1)图中A是线粒体,它是的主要场所,能产生大量ATP。ATP分子中有个高能磷酸键。
(2)图中B所示的细胞器是,A、B均为膜结构,其基本支架是。
(3)若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内,18O2进入细胞参与有氧呼吸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实验一:为研究汽车尾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对人成熟T淋巴细胞的影响,用含不同浓度颗粒物的培养液培养T淋巴细胞,48 h后检测Na+K+ATP酶活性及细胞活力。实验结果如下:
组别 |
颗粒物浓度/μg·mL-1 |
Na+K+ATP酶活性/U·mg pro-1 |
细胞活力(相对值) |
A |
0 |
35.8 |
1 |
B |
50 |
30.6 |
0.98 |
C |
100 |
20.5 |
0.87 |
D |
200 |
12.4 |
0.48 |
SDH是有氧呼吸的关键酶。细胞活力通过测定各组细胞SDH总活性来表示,用于反映颗粒物对细胞的毒性,SDH总活性由该组细胞数及每个细胞SDH酶活性共同决定。
⑴本实验毒性评价指标所反映的颗粒物对T淋巴细胞的毒性,或表现为杀伤作用使细胞数减少,或表现为抑制了细胞的________(生理过程)。实验数据表明,随着颗粒物浓度的增加,颗粒物对T淋巴细胞的毒性________。
⑵汽车尾气中含有的多种致癌因子会损伤DNA,使________表达异常。长期汽车尾气暴露的人群,其T淋巴细胞执行的________免疫功能障碍,导致识别、攻击癌细胞能力降低,癌症发病风险提高。
实验二:为了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自愿者,等量饮用同一种酒,通过测试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计算得出能力指数的相对值,结果如图所示。请说明对照组的设置方法。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选取若干个自愿者而不是一个志愿者的原因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也不宜作为受试者,原因是,从而干扰测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