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宗正,秦官,掌亲属,有丞。……
—— 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
材料三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朱元璋《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逐渐走向专制暴政的原因。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信息,宗正的设立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表明朱元璋废除丞相的出发点是什么?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题图《美国南北部的对抗》中的顺应历史的推动者和抗拒历史的阻碍者分别代表谁?两者对抗的焦点是什么?最终结果如何?对美国经济跃居世界首位起了什么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屯兵自重,多次赋入自赡……五代方镇益强……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时方镇缺帅,稍命文臣权知。……又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太平治迹统类》
材料二: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上下相制,尽收天下之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文献通考》
材料三:本朝鉴五代藩镇之敝,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子语类》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北宋初期统治者主要想解决前朝遗留下来的什么问题?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对宋初改革措施的评价如何?你认为他们的观点是否正确?扼要说明你的看法。(6分)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本来可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但是国民党没有把握好和谈时机,失去了两次机会,不得不退据台湾。请回答:(共8分)
(1)第一次机会指的是什么?国民党是如何失去的?(2分)
(2)第二次机会指的是什么?国民党又是如何失去的?(2分)
(3)这两次机会的丧失对国民党自身和中华民族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4分)

“能源是一个包括所有燃料、流水、阳光和风的术语。人类用适当的转换手段便可让它为自己提供所需的能量。”(《大英百科全书》)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巨大进步,一定程度上都离不开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人类在享受能源恩赐的同时,也不断遭到能源的束缚和惩罚。
请回答:(共9分)
(1)农业社会人类可以利用的能源主要是什么?(1分)
(2)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能源结构发生了怎样变化?(3分)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手段或技术是什么?(2分)
(3)未来社会能源在国家战略中地位是下降还是提升?试说明理由。(3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8分)
材料一:到清政府垮台前的最后十年,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出现重大变化,以唐律为代表的中华法系宣告解体,以大陆法系为主的西方法律原则和立法体例开始移植中国,并与中国的某些传统相结合,使中国大法律制度逐步纳入世界近代法制框架之中。
——《中国法律制度史》
材料二: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大量翻译西方法律书籍,并以其为蓝本修定律例。同时还邀请德国和日本的法律专家主持或参与制定新法。
——高一《历史》(上)
(1)中华法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分)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2)晚清政府为什么聘请“日本的法律专家主持或参与制定新法”?(2分)
(3)中华法系解体的原因是什么?(2分)
(4)清朝灭亡后,中国在制定大法律制度时汲取了什么思想?(1分)实践的结果如何?(1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