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三氯异氰尿酸(结构简式如图)是一种极强的氧化剂和氯化剂。

(1)利用三氯异氰尿酸水解产物中的氧化性物质X可消毒灭菌,X的分子式为       
(2)“有效氯”含量指从KI中氧化出相同量的I2所需Cl2的质量与指定化合物的质量之比,常以百分数表示。为测定三氯异氰尿酸的“有效氯”含量,现称取某三氯异氰尿酸样品0.5680 g,加水、足量KI、硫酸,配制成100 mL待测液;准确量取25.00 mL待测液于碘量瓶中,用0.1500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黄色时,加入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S2O3+I2=Na2S4O6+2NaI);重复测定2次,所得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滴定序号
待测液体积/mL
标准液滴定管起点读数/mL
标准液滴定管终点读数/mL
1
25.00
0.06
24.04
2
25.00
0.02
24.02
3
25.00
0.12
24.14

 
①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       
②配制0.1500 mol·L-1 Na2S2O3溶液100 mL,所需Na2S2O3·5H2O的质量为       
③计算此样品的“有效氯”含量(写出计算过程)。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0分)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在人体内有重要功能。已知其结构简式如下:

请回答:
(1)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若将水果或蔬菜切碎捣烂,加水溶解提取其滤液,就能达到充分提取果蔬中维生素C的目的,这也说明维生素C(填“能”或“不能”)溶于水。
(2)某同学在实验室探究维生素C的性质。在试管中取少量淀粉溶液,滴加几滴稀碘水,观察到溶液变
色,再向试管中滴入维生素C的溶液,发现原溶液颜色逐渐变浅。该实验说明维生素C具有性。
(3)该同学继续探究维生素C在(2)中表现的性质,可选择的试剂是(填序号)。
A.KI溶液B.酸性KMnO4溶液 C.NaOH溶液

(10分)改善空气质量,降低环境污染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原则。
(1)在燃煤中添加石灰石是工厂降低SO2排放的常用手段,煤燃烧生成的SO2与石灰石和O2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O2
(2)随着我国汽车拥有量的不断增长,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催化转换器是治理的方法之一。它可以使汽车尾气的CO与NO反应,生成无毒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2NON2。这种加装了转化器的汽车必须用无铅汽油,这是因为含铅化合物会使催化剂
(3)大量释放氟氯化烃(氟利昂)可使大气形成,CO2过量排放会引起效应。

(6分)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都是由(填元素符号)组成的。其中,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具有(填“氧化”或“还原”)性。淀粉是天然高分子糖类,在人体内发
反应(填加成、水解等反应类型),产物为二糖。

下列是元素周期表的中的部分元素,请回答。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表中所标出的元素当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常用作半导体材料的硅元素是,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2)向污水中加入含有元素⑦的(填名称,下同)做混凝剂,可以使水中的悬浮颗粒物沉降;元素⑨的单质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强氧化性,可杀死水中的细菌。

化学无处不在,了解一些与食品相关的化学知识很有意义。
(1)薯片等容易挤碎的食品,宜选用充气袋装。袋装食品可充入的气体是________。
A.氮气 B.二氧化碳C.氧气
(2)为使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碳酸氢钠作发泡剂。因为它________。
①提供钠离子 ②增加甜味 ③与酸产生二氧化碳
A.②③B.①③ C.①②
(3)苯甲酸钠(C6H5COONa)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苯甲酸钠属于盐类
B.苯甲酸钠能溶于水
C.苯甲酸钠属于烃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