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课外小组欲测定过氧化钠与碳酸钠混合物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准确称量a克样品,下列后续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A.隔绝空气加热,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m1g |
B.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并蒸干,称量剩余固体质量m2g |
C.与足量水反应并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V1L干燥气体 |
D.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并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V2L干燥气体 |
分子模型可以直观地表现分子结构的特点。下图表示某烃分子的一种模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的是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 |
B.该烃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
C.该烃的电子式为:![]() |
D.该烃分子中半径较大的原子其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为:![]() |
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酚遇石蕊显红色 | B.食用花生油能发生水解反应 |
C.包装用材料聚氯乙烯属于烃 | D.PX项目中的对二甲苯属于饱和烃 |
常温下,下列有关溶液的pH或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7
B.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 mol·L-1,若a>7,则该溶液的pH一定为14-a
C.将0.2 mol·L-1的某一元酸HA溶液和0.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大于7,则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2c(OH-)=2c(H+)+c(HA)-c(A-)
D.pH=3的二元弱酸H2R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7,则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2c(R2-)+c(HR-)=c(Na+)
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某同学对其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预测,其中正确的是( )
①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
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乙酸发生反应
④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⑤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新制Cu(OH)2反应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⑤ | D.①②④⑤ |
“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列四幅图(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热时,a上部聚集了固体NH4Cl,说明NH4Cl的热稳定性比较好 |
B.加热时,发现b中I2变为紫色蒸气,在上部又聚集为紫黑色的固体 |
C.加热时,c中溶液红色变深,冷却后又变浅 |
D.在惰性电极e和f附近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e电极附近呈红色,f电极附近呈蓝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