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1993年欧盟正式建立;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这三个组织的出现呼唤的是

A.加快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融合
B.加快经济全球化中意识形态的淡化
C.加快经济全球化中贸易、金融协调机制的形成
D.加快经济全球化中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

1911——1945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1912—1920年
13.4%
1921—1926年
-4.5%
1927—1936年
8.7%
1937—1945年
-2.45%

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剧变 B.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C.内战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D.抗战期间民族企业被日本整体吞并

傅衣凌主编《中国历史·明史》载:从江南丝织业的整个生产过程看,一个机房中,机工有络工、拽工、织工、牵经工,还有刷边、运经、接头等工,各有专门技术……反映了明朝手工业

A.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 B.纺织业技术分工越来越细
C.官营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 D.个体家庭手工业有所发展

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多幅。其分布如下

出土省份
出土地点
陕西
米脂、绥德王德元墓、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山东
藤县宏道院、藤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
山西
平陆枣园
内蒙古
和林格尔
江苏
泗洪重岗、睢宁双沟镇

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汉代时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 B.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最先进
C.汉朝时使用牛耕的范围较广 D.汉朝时牛耕范围已经遍及全国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阅读欧洲一体化进程表,从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时间
事件
1951年
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67年
欧洲共同体建立
1993年
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2004年
欧盟第五次扩大、马耳他、波兰、匈牙利等十国加入

A.欧洲一体化的规模不断扩大
B.从经济实体向政治经济实体过渡
C.从政府间合作到公众参与推动
D.是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