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列日涅夫在苏联执政18年。下表是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情况
| 时间 |
国民收入平均年增长率 |
工业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 |
| 1966—1970年 |
7.8% |
8.5% |
| 1971—1975年 |
5.7% |
7.4% |
| 1976—1980年 |
4.3% |
4.4% |
勃列日涅夫改革出现上表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①注重发展重工业 ②忽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执政后期改革停滞不前 ④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耗资巨大
⑤遭受长期严重的自然灾害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
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 |
尼克松在其对外政策报告中说:“中国人是一个博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的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对他这番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 A.美国继续推行孤立中国外交政策 |
| B.美国改变了对社会主义中国看法 |
| C.主张建立和平相处的国际关系 |
| D.不得不承认新中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作用 |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国际影响的扩大 | B.双方意识形态的分歧消失 |
|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 D.中美双方有共同改善关系的要求 |
建国初,中苏结盟的根本目的是
| A.支持苏联与美国对抗 | B.推进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高涨 |
| C.恢复和发展中国经济 | D.打破美国的孤立封锁政策 |
[解析]
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求同存异”原则,得到与会各国的普遍认同,你知道周总理当时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提出这一原则的吗?
| A.美国长期对中国实行包围、封锁 |
| B.一些亚非国家存在着严重的冲突 |
| C.一些国家的代表在会议上攻击共产主义 |
| D.亚非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