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下列对宪法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 |
B.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
C.宪法规定了普通法律的制定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
D.宪法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石兰松是上林县的一名乡村教师,他自掏腰包建造木船,义务护送学生上学,至今已撑烂8艘木船。“明晨六点,大龙湖畔,不见不散!”石兰松与学生的这一约定延续了二十多年。如果没有他的坚持,山里的孩子就可能辍学。这表明石兰松()
①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②具有不计较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
③热心公益,履行了自己的法定义务
④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一个负责任的人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任务,可任务并不好完成。下列同学的想法表明其能积极承担责任的是()
A.“老师让我做的,没办法,对付做吧” |
B.“太难了,看看再说” |
C.“我承担,我无悔” |
D.“我怎么这么倒霉”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格言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要求我们()
A.只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我们才肩负起救国的责任 |
B.发扬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不必与其他国家与民族进行合作 |
C.应该胸怀祖国,自觉承担起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 |
D.心中只有国家社会利益,不谋求任何个人利益 |
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是()
A.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
B.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奋斗 |
C.全身心投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来 |
D.实施科教兴国,将自己培养成高端人才 |
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为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我国的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还处于劣势。这告诉我们()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
B.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
C.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
D.我国既有发展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