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判断下列有关地理现象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乙村一年当中绝大部分时间看不到日出景观 |
B.A处能形成壮观的瀑布 |
C.图示区域最高处海拔超过900米 |
D.河流下游段自西北向东南流 |
甲乙两村的最大高差约为
A.199 | B.299 | C.399 | D.499 |
甲乙两村之间将要规划建设一条村级公路,要求最大坡度不得超过20%[坡度=(高程差/水平距离)×l000/o],那么这条公路的合理设计长度最接近
A.6km | B.9km | C.12km | D.15km |
下面少数民族的对话,正确的是 ( )
A.高山族人说:“我们这里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最强” |
B.鄂伦春人说:“我们这里纬度高,夏季白昼长,日照长,故太阳辐射最强” |
C.维吾尔族人说:“我们这里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云量少,太阳辐射最强” |
D.藏族人说:“我们这里地势高,空气稀薄,尘埃少,水汽少,晴天多,日照时数多,因此太阳辐射最强” |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 ℃。据此完成题。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
B.大气的热力运动 |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
甲箱温度计比乙箱温度计高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
读“北半球某日天气系统分布示意图”,回答题。甲处是()
A.高压中心 | B.低压中心 | C.冷锋 | D.暖锋 |
①处的风向为()
A.东北风 | B.西北风 | C.东南风 | D.西南风 |
根据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②处锋面过境时,将()
A.出现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 | B.出现连续性降水 |
C.气温升高,天气晴朗 | D.气温降低,天气晴朗气压升高 |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图1),回答题。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太阳辐射 | B.地面辐射 | C.大气逆辐射 | D.大气辐射 |
图1中字母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A.A | B.B | C.C | D.D |
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
A.A | B.B | C.C | D.D |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上看,甲处为 ,乙处为 。
要想找到天然气,一般选择在处(甲或乙)。
(2)从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上看,A为型岩浆岩,B为型岩浆岩。
(3)若D为石灰岩,则C岩石为 ,
其成因是。(成因2分)
(4)F处地形为谷地,其成因是。(成因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