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实验步骤有:
①称量、量取 ②溶解 ③计算 ④装瓶。
(1)实验中需称取氯化钠 克,需量取水 毫升。
(2)配制过程的先后顺序是(用序号表示) ;
(3)溶解步骤用到的仪器有量筒、烧杯和 ;
(4)其他操作都正确,装瓶时不慎将少量氯化钠溶液倒在了瓶子外边,则最后得到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思维方法。用意义,化学符号、名称完成下列各题:
(1)3Hg ;
(2)氨气 ;
(3)钠离子 ;
(4)KMnO4 。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间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未标出)。物质A由三种元素组成,可以与酸、碱、盐三类物质发生反应,C是一种常见的碱,D是厨房常用的调味品,F溶液呈黄色,反应①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试回答:
(1)D物质的化学式 ;
(2)反应②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 ;
(3)物质B的一种用途是 ;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中P点含义是 。
(2)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此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3)要想从乙物质饱和溶液中结晶得到大量乙物质的最好方法是 。
(4)t3℃时,若要在此温度下将组成在M点的甲溶液转化为N点的甲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
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留心观察,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知识填空:
(1)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豆腐是一种绿色健康食品,其富含的主要营养素是 ;
(2)现在干洗店老板会用装有活性炭的新款干洗机代替旧款干洗机,可将有毒物质大约降至原来的三分之一。这一改进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3)森林遍布油松和灌木,树下腐败的落叶较厚,非常容易燃烧,火势蔓延速度快,火线方向飘忽不定,极易给扑救人员造成危险。森林灭火时常开挖隔离带,其灭火的原理是 ;
(4)校园运动设施或器材中①排球 ②塑胶跑道 ③钢制单杆 ④尼龙跳绳,其中没有用到合成材料的是 。(填序号)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
(2)t2℃,把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
(3)t2℃时,把20g乙物质加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若要让乙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全部结晶析出,应采取的方法是 .